本篇原刊載於《新活水》2023/07「超正 ALL CHARACTERS RESERVED」。原標題為〈中日書籍最常見的明體,差異在哪裡?〉、〈為什麼日本的漢字字體選擇多又好看?〉。
無論⽇本、中國或是台灣,最適合長篇閱讀⽤途的印刷字體,是被稱為「明體」的⽂字風格。
明體的設計,從中國明朝開始,由書籍的雕刻⼯匠代代傳承⾄今,也流傳到⽇本。⼯具從⽑筆、雕刻⼑演變成今天字體設計師⼿中的滑鼠,但造形概念幾百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說是中⽂與⽇⽂書籍內⽂最好閱讀的樣貌。相信就算再過幾百年,當我們需要長時間專注與長篇閱讀⽂章時,那個最適合的字體,仍然會是明體。
曾有位⽇本⼤廚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對於餐飲業界來說最恐怖的⼈是哪種⼈呢?」大廚回答:「當看到很棒的番茄時,眼神卻沒有流露出光芒的⼈。」
⽇本字體設計師藤⽥重信認為,若將番茄⼀詞替換成明體,對於從事出版以及設計相關產業的⼈來說也非常合理;也就是「當看到很棒的明體時,眼神卻沒有流露出光芒的⼈」是很可怕的,恐怕不具備⾜夠能⼒製作出讓讀者能舒服閱讀的⼀流書籍與排版。
接下來我想講述的內容,會提供一些觀察字體的⽅法,希望能讓⼤家稍微體會不同明體的氛圍差異。⼤家往後閱讀⽂字時,不妨也⽤同樣的⽅法多多觀察並訓練眼⼒,相信未來某⼀天看到⾃⼰喜歡的字體時,眼神也會流露出欣賞的光芒!
文字的骨架與肉
下圖展⽰了八套不同的明體,⽂字尺⼨以及字距⾏距都是相同的排版與設定,先花點時間⼀⼀閱讀,感受⼀下讀起來是否有不同的感受。你喜歡哪套的閱讀感呢?是否能看得出哪幾套是台灣的設計,⽽哪些是⽇⽂字型呢?
公佈答案,上排的四套是台灣與香港廠商推出的明體,下排四套是⽇本的明體。或許有些讀者可以從標點符號位置、某些⽇本漢字的寫法,推敲出哪些是⽇⽂字體,但如果光從⽂字的造形,其實很難⼀眼分辨出來。
那麼,究竟是哪裡造成觀感上的差異呢?影響較⼤的原因有兩點:⽂字的「骨架」與「⾁」。「骨架」是字體設計師在設計⼀個字時,會先⽤細細的線條決定筆畫擺放的位置、筆畫的長短、弧線彎曲的程度等。
⼤家可以觀察⼀下圖片中每套字的第⼀⾏,比較「明體」與「內⽂」這兩個詞在不同字型中,視覺上的尺⼨是否有明顯的不同?看起來字比較⼤的應該是 (A)、(C)、(E),⽽字看起來較⼩的是(B)、(D)、(H)。接著來看圖例上⽅刻意放⼤的「美」字,(A)、(C)、(E) 美的橫筆明顯比較長,好像有點刻意要填滿整個字⾝框 字身在活字排版指的就是活字(木刻活字、鉛字)的實體範圍,在數位字體設計中則為筆畫延伸的假想最大範圍。字面是預先考慮到排版效果,為保留字距所限縮的範圍設定。詳見《jf 字體口袋書》。(圖片中的白色範圍)的空間,⽽ (B)、(D)、(H) 的橫筆就沒有刻意拉長的感受。
骨架刻意想填滿字⾝框的設計,稱之為「中宮放鬆」,相反地⽂字整體筆畫較往中央集中的設計,稱為「中宮緊收」。中宮鬆緊程度的不同會營造出不同的閱讀感受,中宮放鬆的明體排版後,每個字像⼀個個正⽅形積⽊堆疊在⼀起,讀起來較為整⿑劃⼀;⽽中宮緊收的明體由於弧度與外形輪廓變化較⼤,讀起來會有韻律感。
談完了骨架,接著來談「⾁」的不同。⽂字的⾁我們⼀般稱為「筆形」,專指筆畫的造形設計。同樣來觀察「美」字的⽂字輪廓,最上⽅第⼀筆「點」的飽滿程度各有不同,「橫筆」的起筆收尾造形也有差異,明體橫筆的結尾處會有個如同⼭丘⼀般的造形,這個⼭形在不同明體之間也有圓潤與鋒利的設計差異。
圖片的八套明體中,上排除了 (D) 以外都有較為銳利的感受;⽽下排四套⽇本明體的筆形則有柔軟度的不同, (E) 的筆形比較堅硬,相比之下會覺得 (F) 稍微柔軟些,(G) ⼜更加柔軟,⽽最左邊的 (H) 是最柔軟的,軟到甚⾄像是⽤⽑筆寫出的感覺。
上述「骨架」及「⾁」的差異雖然⼗分細微,對於讀者來說,也許過去的閱讀經驗不曾察覺,但透過本篇圖例的比較後,應該都能有所感受。不同明體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氛圍,就是從這些不放⼤或是不留神觀察就會忽略的細節開始層層堆疊起來,從單⼀筆畫的擺位與造形細節,組合為⼀個字、一行有意義的詞句,最終排成⼀⾴版⾯與⼀本書。
這八套中,(A) 是台灣書本中最常使⽤的明體,(B) 是香港書本中最常⾒的明體,有機會可以試著翻閱香港出版的中⽂書籍,應該可以察覺到跟過往讀慣的台灣明體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閱讀與美感體驗。
日本的漢字字體更好看?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一種說法,認為日本的漢字字體更好看,或者是在翻閱日本報章雜誌時,感嘆為何日本的文字排版總是特別美。在聊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分享⼀個我在⽇本留學時的⼩故事。
當時我拿著標楷體排出的⽂章給某位字體課的教授看,並向他解釋這套楷體在台灣是許多⼈會取笑,被認為是不好看的字體;教授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他個⼈覺得這是套不錯的字體,還說滿好看的。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或許不是因為⽇本的字體設計特別好看,⽽是我們對於台灣常⾒的字體產⽣審美疲勞,導致看到不同的字體風格時有種新鮮感。
⽽當我們翻閱⽇本書籍會覺得視覺上比較舒服,很⼤程度應該還是因為⽇本⽂章是以假名為主、漢字為輔,所以字裡⾏間較為透氣,不會給⼈全是漢字密密⿇⿇的壓迫感。
假名的造形源⾃於漢字的草書以及偏旁的寫法,筆畫較少且整體造形較偏圓形,排成⽂章後假名之間仍有不少透氣的留⽩空間;相比中⽂漢字筆畫數動輒超過⼗幾筆且造形趨近正⽅,⽂章版⾯就非常緊密且穩固厚實。
讓⽂章有速度感
我⼀直很敬佩⽇本從事排版⼯作的⼈,因為他們所要⾯對的⽂章內容是混合了四種造形不同的⽂字系統:「漢字」、「平假名」、「片假名」及「歐⽂數字」。為了妥善處理好較為複雜的排版,字體知識與排版設定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就我過去在⽇本學設計的經驗,相關課程就有必修兩年的「⽇⽂及歐⽂字體基礎」以及⼀年的「InDesign 排版課」,每堂課都要打開排版軟體,觀察字體的細節,並練習非常細微的軟體數值設定。
由於在⽇⽂⽂章中,漢字只占三成,其餘的六成左右都是假名,所以相較於漢字,其實假名的設計風格才是影響整篇排版的關鍵。
舉個例⼦來說,⽇本字體設計師在規劃⼀套新的字體時,可以藉由改變假名「骨架」與「筆形」的設計,讓⽂章讀起來有明顯不同的速度感。像是知名裝幀書籍設計師祖⽗江慎在設計⽇⽂版《米⾶兔》童書系列時,就特地為年齡較⼩的讀者,設計了⼀套字級較⼤、粗細適中,讓⼈想慢慢閱讀的假名字體。
設計⽤於內⽂的漢字時,由於架構⼯整,較難做到閱讀感的變化,但仍可以透過「骨架」與「筆形」的改變,賦予⽂字柔軟的⼈⽂氣質,或相反地設計出造形簡潔硬朗的設計。
雖然⽇⽂的漢字設計⼿法上與中⽂漢字並沒有太多不同,但⽬前⽇本內⽂可以選⽤的字體種類與風格,仍然是多到令⼈羨慕的程度;有現代時尚的風格,也有可愛圓潤的,還有許多帶有⼈⽂傳統風情的,甚⾄有針對特殊排版⽤途的內⽂明體。例如⽇本報紙的內⽂字稱為「新聞明朝」,字⾝框是扁平的長⽅形,所以能夠⼤量節省版⾯空間,在同樣的版⾯中塞入更多的⽂字。
更多的字體選擇
可能很多⼈會誤以為⽇本字體需要製作的漢字數量較少,因此可以更輕鬆開發出多套字體,但其實不是這樣。在我們電腦與⼿機中內建的⽇⽂字型,許多套的漢字數量甚⾄比正體中⽂字型還要多上千字左右。
⽇本字體之所以數量那麼多,要從印刷排版的歷史脈絡來看:由早期的⾦屬鉛字到如今的數位字型,其實兩者之間還有過「照相排版」的時代。
⽇本的字體數量就是在照排時期蓬勃發展,當時最有知名度的字體公司是「写研」。光是這一間公司,就有多達四百四十五套各種風格或不同粗細的字體可供選⽤。這個數量非常驚⼈。相較之下,早期⾦屬鉛字的年代,⼀間鑄字⾏若存放三十到四十套字體,就需要占去整棟建築物的儲存空間了。
就我所知,台灣在鉛字或照排年代,都較仰賴中國或⽇本所做的字體,直到數位字型時代才算開始有本⼟中⽂字體的開發,所以數量比起⽇本要來得少也是⾃然。
衷⼼期盼讀者們多多⽀持中⽂字型,先從絕對不要下載盜版字型開始,若有預算也可以購買符合需求的中⽂字型,讓辛苦的中⽂字體設計師們未來能製作更多實⽤且風格多樣的中⽂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