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才棋手和恐怖書店老闆之外,Netflix 上也有適合字體宅口味的片喔——本集番外篇帶你概覽《抽象:設計的藝術》紀錄片,了解 Jonathan Hoefler 與他的字型設計團隊,如何用創意和玩心來設計與介紹字體。
收聽第二季番外篇 1
除了天才棋手和恐怖書店老闆之外,Netflix 上也有適合字體宅口味的片喔——本集番外篇帶你概覽《抽象:設計的藝術》紀錄片,了解 Jonathan Hoefler 與他的字型設計團隊,如何用創意和玩心來設計與介紹字體。
收聽第二季番外篇 1
咦??為什麼一個字型節目突然改談手寫??其實手寫不只和字型有脫不了的關係,在漫長的發展史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別只是聽我們從《手寫時代》選讀的篇章,不如把整本書的其他段落補完,熟悉字型領域的源頭與側翼吧。
收聽第二季第九集
被看膩的內建字型和缺字夾殺的你,如何邊反抗資本主義,邊用好字型?西塚涼子與小林劍領銜的思源系列,就是字型的救星,人民的法槌⋯⋯但為什麼有人把它視為一把雙面刃?開源字型有利有弊,請詳閱本集節目內容。
收聽第二季第七集
俗話說得好,路走久了就像在修行——就像台灣道路體設計師湯六的修行。歷經整組砍掉重練和無止盡的修改,可以說是笑中帶淚也帶累⋯⋯真的很累。聽湯六從「見自己、天地、眾生」出發,概覽他有如一部公路電影的歷程。
收聽第二季第四集
人類的筆畫和機械的筆畫有什麼差別?關於這點,問小塚昌彥大師最清楚了。如何在小塚明體與黑體的現代設計中,融入「書寫感」與「東方味」呢?首先必須回顧他七十年的字體生涯,以及從鉛字時代走到數位造字的適應哲學。
收聽第二季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