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仔:香Q美味的字型提案

第五屆造字鼓勵元獎學金計畫,首獎得主王芝懿以「肥肉體」的提案進行輔導計畫。從一開始六個概念字樣,經歷六個月的時間,完成階段性的里程碑,延伸到兩百個字,並且給它新的命名:粿仔。

這是一套寬扁、厚實、溫潤的明體,以傳達食物的美味為訴求。企圖在目前台灣明體市場空缺,填補不一樣的字體風味。

本篇紀錄芝懿在輔導過程遇到的字體設計問題,分享她如何收斂筆畫造型、讓字體變得更有份量、更具有書寫韻味,逐步完成一套概念字型的提案成果。

設計師的個性、喜好、生活經歷會反映在作品本身,設計出「粿仔」究竟是什麼個性的設計師與生活體驗?

繼續閱讀 “粿仔:香Q美味的字型提案”

嘉市體:台灣第一套城市字型的誕生歷程

嘉市體——全台第一套城市字型的誕生歷程
嘉市體——全台第一套城市字型的誕生歷程

全台第一套城市字型,伴隨著嘉義市的全新識別系統,在今年五月底公佈了。 justfont 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設計這套嘉義市給全世界的禮物。這也是我們繼「綠藤生機」標準字設計與「台北捷運」標準字顧問後的 jf+ 品牌顧問服務成果

去年,負責這次識別系統更新的 IF OFFICE 找上我們,表示這次的設計中,需要做一套指標也能用的歐文。這麼有意義,又具挑戰性的案子,我們當然義不容辭!

不過在動手設計之前,設計師必須先知道,嘉義市是誰……
繼續閱讀 “嘉市體:台灣第一套城市字型的誕生歷程”

在字體武林尋找救贖與重生:臺灣道路體演化史

2017 年「臺灣道路體」概念問世後,就大受歡迎。隔年,設計師湯六還因此獲得金點設計概念獎標章認證。一切看起來再好不過。結果不久後他竟痛下決心,砍掉重練。從 2019 到 2022 ,以三年多時間,將道路體升級,目前是第三代。最近,他甚至辭去原本的工作,專心設計道路體。

很多人都有一樣的問題:「你這是何苦呢?」

現在 vs. 從前

幾次偶然的合作機會後,他都收到意見:道路體不是很好用。作標題不夠粗,作內文不夠細。要不然就是字體細節容易糊在一起、黑成一圈,版面也容易有種凌亂感。雖有濃厚道路風味,但無法作為專業平面設計使用。跟後來版本的道路體對照,便很容易能發現問題:

道路體第一代 vs. 第三代
道路體第一代 vs. 第三代

原先嘗試想要自己修正(也就是後來的第二代)但總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又說不太上來。於是湯六只好抱著字稿來到 justfont 找之前一起辦過字體展的霞姐(林霞,justfont 字型總監)看問題。湯六說,看完後他整個人都暈了。原來天真地認為自己的作品夠 OK,但被圈了滿紙紅字,正說明自己與專業的差距。這才開始他這幾年尋求專業肯定的成長之路,也是正式踏進「字體武林」的開始。在這個武林中,他就是最菜的那位小學徒。

想讓道路體成為專業的平面設計應用字體,必須經過結構性大調整:筆畫粗細重新設定,大幅變粗,以適合多數平面設計的展示需要。文字輪廓也變矮了,比較能避免原本重心不夠穩定的問題。但除了這些,湯六一路上還踩了很多其他的雷。系統性整理這些「雷」後,還說不定可以成為字體設計的教材:

繼續閱讀 “在字體武林尋找救贖與重生:臺灣道路體演化史”

減法先決:新一代綠藤標準字

標準字——顧客認識企業的第一印象,重要性不亞於 logo。對綠藤來說,這次的品牌更新直接省略圖案,將標準字作為最主要的識別,重要性更不言而喻。雖然已有了歐美知名品牌設計團隊操刀國際形象佈局,也選好了英文標準字體。但是中文的部分,畢竟還是找懂中文的人設計,比較安心。

綠藤的創辦人們直接找上 justfont,因此有了 justfont 首個標準字作品:

justfont 在 2020 年底執行的綠藤生機中文品牌標準字更新成果

繼續閱讀 “減法先決:新一代綠藤標準字”

造字鼓勵元 S5:得獎名單與分析

justfont 的字型設計獎學金「造字鼓勵元」進入第五年。本屆造字鼓勵元投件數又創新高,平均水準和創意也比往年更出色,評審們在總決選時極為掙扎,討論熱烈。以下是本屆的得獎作品分析與建議:

今年呼應疫情時空背景,本屆以「戴口罩勤洗手」為題目。

本屆主要的風格趨勢顯示:延續近年「台味潮」、「復古風」等流行設計議題,可看出許多投稿作品受影響。也如過往收件,許多同學可能參考現有的字型骨架,再修改其筆畫造型。這些較為普遍的表現手法下,若缺乏獨特的概念,對字體應用缺口的洞察,較難獲評審青睞。

雖說如此,仍有同學試著打破字體框架,創造獨特輪廓,實驗精神令人嘉許;又或者從台灣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並以自身經驗創作⋯⋯這些都使評審極為肯定。現在我們就與大家分享今年度的首獎(一名)與佳作(兩名),與 justfont 的字型設計師們的觀察。
繼續閱讀 “造字鼓勵元 S5:得獎名單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