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腦補 S2E6
文創現象與康熙字典體

有沒有一種字體,一看到它就想到文青?或許不是手寫字,更不是毛筆字,而是那套曾經引起設計圈抵制的字型——康熙字典體為何曾讓人趨之若鶩,又有什麼樣的劣勢讓它難以生存?值得歷經過「文創元年」的你我一起來回顧。

收聽第二季第六集

繼續閱讀 “字型腦補 S2E6
文創現象與康熙字典體”

歷久彌新的珍奶:台灣手搖攤的字體包裝

上一篇我們提到:珍珠奶茶至今的歷史也不過三十年出頭,卻也足夠演化出不同時代的品牌包裝了,像是也反映出不同時期對於珍珠奶茶的定位和需求。例如珍奶曾因為香港三級片的盛行而稱為「波霸奶茶」,但如今「白玉歐蕾」這個混合了日文和法文的異國風名詞反倒成為了顯學——足見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時代的人眼中可以是截然不同的,而字體這種文化的載體當然也不例外。

珍奶越來越貴,字體給它更多價值

一杯珍奶從最初的 25 元「升值」到如今的五、六十元,幾乎是一頓正餐的價格了。想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錢,提升附加價值是必須的⋯⋯而在這個增值的過程中,字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和字體給人的「信任感」有關

在珍珠奶茶發展的初期,有號稱三本柱的休閒小站、快可立,和歇腳亭。

繼續閱讀 “歷久彌新的珍奶:台灣手搖攤的字體包裝”

筆畫都是選票:
從字型設計看首長大選

比較喜歡看影片嗎?來看懂字打字三分鐘!

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在即,相較於以往旗海遍野的熱鬧情景,是否覺得今年街上的選舉氛圍淡了不少呢?這與2014年《臺北市競選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修正案有關,伴隨著近年來高漲的環保意識,臺北市議會通過刪除競選旗幟、布條廣告可設置在開放公共設施的條文,規定只能於法定競選期間設置在辦事處、私人處所,因此這種激烈的競爭氣氛也就不復見了。

相信許多朋友會心生納悶,覺得不過是街景變清爽而已,和字型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有!而且關係還不小,各位不妨想像自己是個預算吃緊的候選人,往年的文宣都是請人設計旗幟,插在陸橋與人行道上和其他人競爭,今天這個宣傳方式突然被抽離了,是否非得調整競爭策略,用別的方式讓大家認識你?…「啊!網路!」是的,你的靈光一閃,也是許多候選人想到的,經營社群平台,無疑是貼近群眾最快速的方式,也是候選人們保持競爭力的必備選項。

Election_Cover

繼續閱讀 “筆畫都是選票:
從字型設計看首長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