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有點出乎意料,但從舊報紙廣告上,我們可以得知:今天我們熟悉的品牌,如箭牌口香糖、可爾必思、麒麟啤酒、吉列刮鬍刀、中將湯,早在日本時代就存於台灣民眾生活裡。而臺北城內,偶爾去去咖啡廳,點個輕食巧克力、喝杯啤酒白蘭地,也並非 2010 年代文青專有的享受。日本時代的人們就已經這樣做了。
聽說那已經是一個很「摩登」的時代。傳統農村社會劇烈變化,漸漸浮出現代社會的樣貌。20 世紀世界文明的快步舞台上,也能看到台灣的身影。只恨無法穿越回去親自體會。還好,有許多舊報紙留下來,讓 21 世紀的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生活樣貌。
對陳冠穎而言,日本時代最大的幾家報紙,如《臺灣日日新報》、《台灣日報》中的廣告就是這樣有意思。不只在於磨損的文句與插圖而已,老舊報紙上的字體彷彿也能折射該時代的氛圍。特別是常見於刊頭的手繪圓體,相當溫和柔軟,版面亦顯活潑。雖只是偶然發現,卻令他大感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