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樣才能寫一本中文字體科普書?你需要洞察力和淵博的知識。一本寫不夠,那就再寫一本 NEXT 吧!聽 But 和 BBC 回顧字型散步的冒險嘗試,以及走到「NEXT」的奇異旅程。
收聽第一季第八集
怎麼樣才能寫一本中文字體科普書?你需要洞察力和淵博的知識。一本寫不夠,那就再寫一本 NEXT 吧!聽 But 和 BBC 回顧字型散步的冒險嘗試,以及走到「NEXT」的奇異旅程。
收聽第一季第八集
讓台灣讀者更認識自己生活週遭的字體,就是我們在 2014 年出版《字型散步》時最重要的理由。時至今日,五年過去了,字體世界的改變與進步完全沒有停下來,使得當年的內容顯得有些過時了。也因此,是時候爬梳五年來的變化、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獻給大家「字型散步的下一步」。
蘇煒翔
哈囉大家好,我是 BBC。是的,《字型散步 NEXT》準備要出了!一位認識多年的讀者聽到這件事情後,驚訝的表示:
這跟「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有續集一樣讓我震驚
台中市中區可能是全台灣最適合字體散步的景點。為什麼呢?一部分原因是拜時局所賜,台中市中區仍有許多經典的舊招牌還留在街道上,另一部分則是因為這其中有傳奇人物的作品。總之,這一區舊招牌密集的程度令我們咋舌。風格獨特、製作也精美。一個半小時左右能慢慢逛完的街區,手機幾乎沒收進口袋過。
身為字體控,走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不知不覺眼睛還是會先往路上的字體看過去。即使是個不熟悉的語言這樣。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之前去曼谷玩了幾天,我不懂泰文,對於泰文只有些很基礎的認知,大概就是下面這樣子,每個字好像都有一堆圈圈,我想大概多數讀者對泰文的既定印象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