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樣才能寫一本中文字體科普書?你需要洞察力和淵博的知識。一本寫不夠,那就再寫一本 NEXT 吧!聽 But 和 BBC 回顧字型散步的冒險嘗試,以及走到「NEXT」的奇異旅程。
收聽第一季第八集
怎麼樣才能寫一本中文字體科普書?你需要洞察力和淵博的知識。一本寫不夠,那就再寫一本 NEXT 吧!聽 But 和 BBC 回顧字型散步的冒險嘗試,以及走到「NEXT」的奇異旅程。
收聽第一季第八集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的識別,舉凡告示牌、資訊看版、樓層圖,海關玻璃門上的告示,甚至垃圾桶上的字,整組都是新細明體。所以這樣不好嗎?
首先還是要提一下,新細明體跟「細的明體」並不是同一回事。後者是一種泛稱,種類繁多各有千秋,前者專指一套中文電腦作業系統裡極為普遍的內建字型,是本文討論的對象。本文摘自 justfont 監製的《字型散步NEXT:從台灣日常出發,無所不在的中文字型學》
讓台灣讀者更認識自己生活週遭的字體,就是我們在 2014 年出版《字型散步》時最重要的理由。時至今日,五年過去了,字體世界的改變與進步完全沒有停下來,使得當年的內容顯得有些過時了。也因此,是時候爬梳五年來的變化、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獻給大家「字型散步的下一步」。
蘇煒翔
哈囉大家好,我是 BBC。是的,《字型散步 NEXT》準備要出了!一位認識多年的讀者聽到這件事情後,驚訝的表示:
這跟「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有續集一樣讓我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