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教科書、公文所採用的字體,你會想到什麼?相信在臺灣社會長大的朋友,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標楷體」。
近年來,「標楷體」常給人老派、古板的印象。這或許和楷書源遠流長的傳統有關。在書法的「篆、隸、草、行、楷」五體中,楷書雖然是最晚發展的,歷史卻可追自三世紀的楷書吏[1],距今也有一千多年了。
古典的楷書風格,就這樣在時間洪流裡被歷代帝王、官吏、文人所書寫,歷經了無數次造型細節轉換,並搭載著書寫、木印、石印、鉛印、照相排版、電腦印刷等科技進展,才成為我們眼前所見的「標楷體」。
說到教科書、公文所採用的字體,你會想到什麼?相信在臺灣社會長大的朋友,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標楷體」。
近年來,「標楷體」常給人老派、古板的印象。這或許和楷書源遠流長的傳統有關。在書法的「篆、隸、草、行、楷」五體中,楷書雖然是最晚發展的,歷史卻可追自三世紀的楷書吏[1],距今也有一千多年了。
古典的楷書風格,就這樣在時間洪流裡被歷代帝王、官吏、文人所書寫,歷經了無數次造型細節轉換,並搭載著書寫、木印、石印、鉛印、照相排版、電腦印刷等科技進展,才成為我們眼前所見的「標楷體」。
提到教科書上的字體,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標楷體嗎?
(有空再來認識一下標楷體的故事)
教育部今年公布的最新教科書印製標準,大幅放寬字體的選用,除了規定國小低年級教科書須採楷體或宋體、一至三年級須加注音、以及各年級國語文課本須採部頒標楷體外,其餘僅在字級大小上做限制。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將和各位介紹字體風格、尺寸和粗細的重要性,之後提供教科書排版與字體選用上的建議,並針對國語文、數學兩科目做具體說明,最後經綜合評估,指出製作「教科書體」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