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面心靈—
令和:不可思議的字體之爭

2019 年 4 月 1 日 9 點 30 分起,日本內閣官員為了新天皇年號奔走了整個上午。

「英弘」、「久化」、「廣至」、「萬和」、「萬保」、「令和」,究竟哪個才好?面對這件三十年一次的大事,內閣決策過程無不戒慎恐懼。他們勞師動眾,召開專家座談會,並聽取參眾兩院正副議長的意見,終於由內閣會議做出最後決定。

內閣官房長官與令和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高舉「令和」字版。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閣員趕忙向明仁天皇(現為上皇)與太子德仁親王(現為天皇)報告後,官房長官菅義偉於 11 時 40 分步入總理大臣官邸,向世人公布新年號。他神情嚴肅地高舉字版,還在 180 度的象限裡不厭其煩地左右搖擺數次,就為了讓所有現場、螢幕前的觀眾好好盯著新天皇的年號——「令和」。

這堪稱三十年來全世界最認真看著兩個漢字的時刻了,關注度之高已非萬眾矚目可以形容,想當然耳,受命揮毫「令和」兩字之人必非泛泛之輩,他是日本內閣的專用書法家——茂住修身

對筆法極佳、聲名卓著且經驗豐富的茂住來說,此次寫下「令和」二字,理當游刃有餘。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令和」竟在文字圈興起截然不同的迴響。就在書法界讚賞「令和」的書學成就之時,字體界的人卻留意到「令」字寫法與日常書寫習慣的重大差異。

繼續閱讀 “紙面心靈—
令和:不可思議的字體之爭”

李漢港楷:寫字佬的心意,如何在新時代傳遞下去?

故事發生在 1990 年代的香港。二三十年經驗的「寫字佬」李漢,即將告老還鄉。在香港,名氣自然不比不像大家如華戈(馮兆華),但若在招牌業內談起他,卻也無人不知這號人物。

招牌正是此城的印象。若要找能代表香港的字體風格,勢必是緊湊顯眼、力道威猛的北魏楷書。李漢楷書也能看到北魏楷書的力道,但個性卻不那麼突出,比較中庸。中庸的字用途反而更廣。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言,李漢的字也是無可磨滅的風景之一。

香港街景,北魏楷書最是經典(如圖裡的「中國皮鞋」、「白宮酒店」)

繼續閱讀 “李漢港楷:寫字佬的心意,如何在新時代傳遞下去?”

[字型散步試讀] 印刷體的故事──在兩端之間

這是 justfont 即將在十一月推出的新書字型散步中第二章裡的其中一篇。第二章主要談楷書對台灣文化與中文字體設計的影響。這篇文章則探討書法印刷字型之間的爭議與異同,並透過這樣的比較,讓讀者更了解印刷字型的意義。Blog 版本文章在排版與圖片上已經有所調整,與實體書不同。

曾經聽朋友說,他們家習書法,家學淵源,長輩喜歡告誡:上街若非必要,不要看招牌,因為看多了寫出來的字會變醜。

繼續閱讀 “[字型散步試讀] 印刷體的故事──在兩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