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字型學 (4):理想的排版強調法

電腦輔助的設計中,一般人可以輕易的凸顯任何內文。只要透過 word 等基本文書編輯軟體內的 i, B, U 等按鈕,或任意改變文字顏色,就可以達到基本的強調。但是,這些設定對讀者而言,究竟是干擾還是助益?過去數百年的排版慣例又可以告訴我們哪些實用而合理的規則?

寫在前面:如果‧‧‧‧‧‧

如果什麼都強調了,就等於什麼都沒有強調。

強調最好是一個字、一組詞就好,非必要請勿使用。過多的強調法使用,其實等於沒有強調。認識到這個最基本的前提我們再談談不理想的強調法。

繼續閱讀 “大眾字型學 (4):理想的排版強調法”

拉丁字體的歷史:過渡時期字體

獨立宣言的起草,啟蒙時代重要的場景。而早期美國政府的官方公文字體,
是一款過渡時期的代表字體:Baskerville,象徵了這個時代的理性與革新。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拉丁字體歷史檔案堂堂的進入第三篇:過度時期字體。在第一篇的人文主義字體中,我們回到了十五世紀看當時的字體特色,例如說頭抬得很高的 e;而到了第二篇的舊風格字體中,我們介紹了 Garamond 這類非常易讀的拉丁字體,並且發現斜體首度出現在人類歷史上。

繼續閱讀 “拉丁字體的歷史:過渡時期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