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字型早已大眾化。不必特別購買,每台電腦都有好多字型,足夠提供一般用途使用,例如製作簡單的個人履歷、投影片或報告等。但是,字型背後的知識卻沒有如此普及。大眾字型學系列文章,就是要為每個用字的人介紹使用字型的基本知識。
電腦輔助的設計中,一般人可以輕易的凸顯任何內文。只要透過 Word 等基本文書編輯軟體內的 i、B、U 等按鈕,或任意改變文字顏色,就可以達到基本的強調。但是,這些設定對讀者而言,究竟是干擾還是助益?過去數百年的排版慣例又可以告訴我們哪些實用而合理的規則?
先幫你畫重點
如果什麼都強調了,就等於什麼都沒有強調。 強調最好是一個字、一組詞就好,非必要請勿使用。過多的強調法使用,其實等於沒有強調。認識到這個最基本的前提我們再談談不理想的強調法。
簡單來說,答案是這樣的:
- 避免使用底線強調(除了超連結)
- 避免使用假粗體、假斜體強調
- 斜體、粗體是另一種字體,而不是特效
- 顏色除了正式文件,在許多狀況下都可以用在強調
- 想強調一個段落可以用區塊式強調
- 中文沒有斜體,但可以利用有字型家族排版
但為什麼呢?
不理想的強調法:底線、假粗體與假斜體
除了要特別討論的上色之外,最常用的強調法不外乎「加粗」、「變斜」或是「加底線」。加粗、變斜是透過墨色濃度或形狀變化與正文對比,這發源自西方數百年的排版規則;加底線則是打字機盛行之後留下的遺產。
避免用底線強調
在中西方的排版規則裡,從來沒有發生過加底線來強調的情況。底線是打字機留下的遺產。
打字機上並沒有其他變化,只能裝正文,無法變化成斜體、粗體。所以就產生了底線設計,補足沒有強調法的缺陷。
但是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底線真的是有效的強調法嗎?底線加上去到底比較接近干擾還是強調呢?相信大家可以透過這段文字看出來,底線強調法會讓底線搶走字本身的風采,讓我們注意線多過於文字。
不論對中英文而言,底線都並非理想的強調法。以歐文而言,專業的設計師或排版工匠還是會告訴你,最好使用正統的強調法:粗體(bold)、斜體(italic)等等。但是就網頁而言,底線變成了標示超連結的一種慣例,是可以接受的。
相較於底線,以西方字母裡的粗體、斜體強調,更能配合正文字體的設計。它們有相同的家族基因,例如相似的骨架、比例、風格,只是加粗了或變斜了。這樣的特徵讓它們可以達到強調效果,但又不會太突兀,與正文不協調。 但其實多數人使用的粗體、斜體,都是「假」的。
避免用假粗體、假斜體
在 Office 軟體的設定中,i、B 兩個按鈕可以把任意字體變成斜體或粗體。如果一套字體裡真的有粗體、斜體那倒不會有問題(例如微軟正黑體有粗體);但是如果缺乏粗體、斜體,就會用程式演算出來一個替代的版本。這其實不是一個字體最天然的設計。
這些假的斜體、粗體,看上去極不自然。因為人眼有許多細微的錯視,每個字的形狀也不同,若字的比例、粗細、曲線沒有經過特殊調整,只是依照數學公式統一變形,看起來就會很不協調,甚至糊成一團,難以辨認。
電腦的方便常讓人以為加粗或變斜只是一種特效。但在西文排版的歷史中,斜體與粗體並不是特效,而是一種特殊字體。
理想強調法:粗體字型與斜體字型
在活版印刷時代,粗體、斜體,與正文字體(romans)其實是三種不同的字型(fonts)。這些不同的字型,其實都是基於不同的需求而設計出來的形態,而不是「加上去的特殊效果」。而且,這些概念都是西方來的,傳統中文排版沒有這三種字體的區別。
一點歷史:為什麼粗體、斜體不是一種特效
在西方的印刷中,一開始是古騰堡的歌德體(Blackletter),視覺樣貌很粗,跟現在的正文不一樣(現在歌德體變成一種裝飾字體)。後來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基於當時文人的手書字跡創造正文字體,也就是學名為羅馬體的字體,目前存留最早的羅馬印刷體是 1530 年在巴黎刻的 Garamond。
西文排版一開始只有羅馬正文字體,而沒有斜體。斜體是後來才發明的。斜體的英文學名是 italic,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在義大利誕生的字體。比起正文羅馬體,italic 比較接近草寫、手書。手書所帶來的天然歪斜是斜體的來源。
一開始,斜體其實也當作正文字體。它不僅比羅馬體更有人文氣息,也更省印刷空間。只是久了以後人們開始發現斜體沒有比羅馬體好讀,到了文藝復興晚期,斜體就被用來與羅馬體混搭,做特殊用途排版,例如強調。這個規則一直延續使用到現在。而粗體出現的時間更晚,是十九世紀的發明,也是設計來與正文對比的。
回到主題,拆開歷史脈絡後我們就可以了解,粗體與斜體也是一種字體樣貌,不是按鈕產生的的特效。不過在 Mac 的 iWork 系列(Pages、Keynotes 等)中,若電腦裡缺乏字體的粗體字型或斜體字型,按 i 與 B 都不會產生任何效果。亦即,我們很難在用 iWork 生產的文件中看到斜體中文與幾何加粗的中文內文。
如果你想強調的是一整段
使用了真正的斜體、粗體,但是卻沒有善用它,那也是很可惜的。因為過度的強調等於沒有強調,還會變成一種干擾。我們可以試舉以下例子:
以上圖片就是一個太多強調,等於沒有強調的好例子。但也看得出來,想這麼做的原因是希望告訴讀者「這一段很重要喔」。傳統的西文排版會用以下的方式凸顯一個重要的段落。
若使用顏色強調
對文字上顏色在活版印刷時代成本很高,因為要套兩個顏色下去印。但是這個限制在噴墨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甚至螢幕閱讀大行其道的現代就消失了,上色變成一種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是就傳統的排版規則來看,或是以正式文件的性質考量,上顏色是一件比較不合乎慣例的事情。不過除了正式的紙本文件以外,舉凡網頁、名片、賀卡或書籍,都可以合理地使用顏色強調。
中文的強調法稀少
接下來我們要談一些中文排版的強調問題。
其實翻開古書刊本就可以發現,中文裡沒有顯著的強調方式。最傳統的,而且幾乎能確定是唯一一種強調方式,是在文句旁邊加上小圈圈。這個被稱為「強調點」。也就是說,目前也常用的粗體、斜體設計,其實從是西方學來的排版規則。但是就使用上而言,並沒有確立一套規矩。
中文部分可行方案:使用不同字體強調
使用不同字體強調似乎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方案。例如:
但是這種做法很奇怪,黑體與明體其實很難在內文搭配,最好還是使用同一種樣式的粗體來強調。
目前中文字體越來越注重字型家族,就是基於這種需要。例如信黑體、冬青黑體、蘭亭黑,都有不同粗細可以用作內文、註解與強調使用。比如日本 typeproject 公司研發的可變字型,則讓字體可以合理的調整粗細,用在適合的地方;而且不僅黑體,也包含了明體。越來越多同一風格、不同字重的「字型家族」是中日韓漢字圈未來數年發展的重要方向。
另外,中文也缺乏斜體造形。Word 或 HTML 程式生成的中文斜體其實完全破壞了中文的結構。除了建議大家儘量避免使用假斜體以外,我們也發現其實在中文歷史脈絡中,有跟斜體很相近的使用法。
依照歷史脈絡來看,在中文古書上,正文與註解使用的就是兩種不同樣貌的字體。用在註解的字體比較瘦長、纖細,樣貌上接近仿宋體。
而且仿宋、楷體因為筆畫走勢關係,在視覺上與明體相較,會有差異顯著的歪斜感,如此則可能產生區隔效果。
最後,目前也有人著手研究開發真正的中文斜體。我們曾經在傑出華文漢字設計作品展中看到了香港理工大學郭家榮所實驗的中文斜體,可以供大家參考。
參考資料
- bold or italic–butterick’s practical typography
- rules & borders–butterick’s practical typography
- color–butterick’s practical typography
- underlining–butterick’s practical typography
- Rober Bringhurst(2008) Historical Interlud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 p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