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就事字╱深度報導】
北市府大力推行的「台北邁向世界設計之都」計畫進入了全新階段:重新檢視台北市的各設計元素後,市府團隊著手進行多項改造計劃,包含捷運等重要大眾運輸系統門面。新的設計不僅大幅提升資訊的統一性,也讓捷運系統呈現更具台北「現代」、「樂活」、「文創」、「時尚」的國際都會概念。
後記,眼尖的民眾也指出,這裡的 Tamshi 應該為 Tamsui
施工品質有待進一步監督
大眾運輸系統往往是一個城市的門面。台北捷運雖多次榮獲國際大獎,以便捷、快速、可靠與乾淨等優勢聞名世界,但在指標系統的統一性上一直為人詬病。
專家指出,其實在台北捷運系統內不難發現同一號誌上同一層級的資訊,卻以不同字體標明的狀況,例如下列這個指標,左邊使用了文鼎粗黑體,右邊則使用了華康特粗黑體。
而沿線各車站的站牌明體細節也並不一致。現代的運輸系統在指標層級上必須有清晰的一致性,讓乘客能感到自己置身於一個運輸系統中,與其他的運輸工具產生區別。因此這種細節上的不一致也是本次重新設計中的改善重點。
這些字體也過於中性。對於作為城市門面的指標系統而言,它難以凸顯一個城市的個性,難以借由字體外觀延伸聯想、並深入至俱有豐富情感的城市文化肌理。因此,設計團隊嘗試將台北市多元、友善、清新、樂活的都市性格融入,強調臺北已經脫離了代工的臺北、製造業的臺北,而進入了「文創的臺北」、「美學的臺北」的階段;此外,作為一個國際都會,也必須要考量到中外文字形態美學上的結合。為了符合這個需求,設計團隊經過了繁複的研究,終於選定「康熙字典體」作為設計的發想起點。設計團隊負責人表示:
設計團隊將上述理念落實到站牌指標用字中,而英文也搭配質感接近的 Papyrus。Papyrus 模仿古埃及莎草紙上的書寫字體樣貌,與康熙字典體同樣具有手做的溫度感,兩者結合,相信能讓民眾在繁忙的通勤時光中得到城市罅隙間的一些小確幸。
期望給予民眾清新溫和又不失嚴肅意味的感受。
也有眼尖的民眾發現,以下滅火器基座上也有採用康熙字典體與 Papyrus 的搭配。這次的重新設計,正如設計團隊所說,在指標的一致性上做出改善,同時也讓原本中性無情感的設施有了手作的溫度感,彷彿整座捷運系統是由老工匠一磚一瓦蓋起來似的。
至於這類黃色底座的警示標語,則採用外形較為粗、硬的蒙納超剛黑體,以期達到更強烈的警示效果。
蒙納超剛黑體近年來亦成為台灣相當熱門的字體,應用場域偏向新聞標題類、廣告類,以及社運標語類。例如最近相當引人注目的太陽花學運也有相當頻繁的使用。此次設計翻新,也是超剛黑體第一次使用在指標上頭。
然而市府方面表示,此字體僅作標示上強調用途,請民眾勿有不切實際的政治聯想。
後記:後來有眼尖的民眾向我們投訴:此一看版所用的康熙字典體並非完整版:因為「勿」係以標楷體呈現,很顯然是為了彌補缺字所採取的便宜辦法。發現的民眾也表示,雖然重新設計立意良善,但政府執行的細節尚有待加強。
怎麼看都是合成阿…..
拆大埔的設計是一位 Denis Chen 所設計的喔~來源更正一下會更好! https://www.facebook.com/denis0426
感謝資訊提供~
一切都是幻覺,你騙不到我的
愚人節壞壞啊你!
明明知道的~竟然很認真的看完>”<上當
嗚啊 後知後覺 原來改的只有今天~ orz ( 版主成功了 )
就覺得這麼大工程的事情~前陣子搭也沒看到有改呀
所以要攻佔哪裡 我受不了了
Papyrus 在美國是小學生寫報告用的花俏字體…太太太太太太太失望失望了 根本是笑掉大牙 整個城市整個 low 掉
到底是怎麼樣的設計,會在標示系統上使用襯線字體。
一直以來,無襯線體在標示性往往都勝過襯線字體,因此常被作為標題使用。
作為在空間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指標,設計的基準難道只是難道空泛的”最貼近人們生活記憶的字體”這幾句話嗎?
字體的選擇,需要考慮的條件應該還有很多是可以被量化的,
這種”恰恰體現了臺北之城某一種別具後現代主義的拼貼”的設計概念,實在讓人無法認同。
漢字沒分襯不襯線吧,只有明體黑體是類似概念,但還是有差,不一定指標用黑體效果比較好。漢字辨識量化條件應該其他因素比較重要。
一個國家的鐵路,是國家的象徽,真的要用 免費版+缺字 的字體嗎?人家英國的地鐵,不也重新設計了Johnston嗎?其他的國家,就算是用helvetica ,也不是網上下載的版本。gov有沒有注意到人家的使用授權?是不是許可用在商業用途(地鐵的標示,可能也算是)?
感覺純粹跟流行,用了近兩年出版界常用的康熙體,
硬扯生活中常見,有點牽強,
若是做為設計之都,
應該可以創新一種新字體,才夠格稱「設計團隊」吧⋯⋯
因為今天比較特別XD
好有溫度的臺北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