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服貿最前線?-再訪桃園機場

還記得 justfont 部落格曾經解釋桃園機場的指標用新細明體,會有哪些缺點嗎?

是這樣的,在學運正夯的四月初,我又去了桃園機場

其實說真的,第一航廈改建到現在,實在比以前好看太多了,做為台灣的門面,真是令國人與有榮焉。

看到這個字體,就代表回到台灣了

在停車場停好愛車,沿著離停車場最接近的國道客運入口進入,迎面而來的就是那熟悉的新細明體指標。

當年不知道香港機場是忽然為什麼想不開,把指標搞成新細明體,筆畫實在過細不好閱讀,在香港就已經飽受批評。沒想到咱們機場公司卻把它當作國際成功案例,竟把桃園機場指標也改成新細明體啦。而香港機場其實在今年初,已經改回好辨認的中黑體了…

要對齊、要對齊、要對齊……

仔細一看,噢,2 號停車場的指標這裡,很明顯地中英文對不齊,看起來有點不舒服 (嘆)

這是台灣指標常有的問題,設計上是文字向左對齊,但因為中英文、數字字型,左邊留的空白本來就不同,在標題、指標等放很大的場合,空白的差異就會顯得非常明顯,必須人為去對齊「視覺上看起來齊」的位置。像這裡 2 左方的空間實在就太大了,可能是本來留下一個全形空白的空間給那個 2,結果數字瘦很多,左邊騰下的空間跟下面的英文就很不協調。

這是文鼎明體 U30

看看旁邊的「巴士乘車月台」,不錯,這邊就對得很齊⋯⋯不對啊!這不是細明體耶,這是文鼎明體 U30,怎麼搞的!?

怎麼出現才過了一年,就出現字型不一致的指標。這樣下去再過幾年不知道會有多亂,像台北捷運站的指標一樣,讓人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一邊擔心,一邊踏上了電扶梯往出境大廳走去。這逗號也加得太奇怪了吧⋯⋯

明亮大方的聯合服務台,不過這「聯」字好像有點怪怪的。

轉過頭來找指標,發現這「關」字跟「稅」字都不太對勁。而且兩行的「及」竟然寫法不同!

比較一下跟新細明體的差異

試著打開自己電腦,用新細明體打打看這幾個字,出現的應該會是上面這排的寫法。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機場指標出現的卻是下面這排的寫法呢?

其實,下面這排是香港標準宋體的寫法! 新細明體遵守的是台灣教育部標準,這套則是遵守香港標準,它們都是華康製作的,有一樣的骨架與筆畫設計,粗細也相同,除了寫法不同的字以外,確實不太好區分。

台灣的門面,香港的寫法

但!問題是!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的指標,竟然是香港標準寫法!真是彷彿令人置身香港,該說這是機場想要讓旅客提早感受出國氣氛的便民措施,還是機場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被服貿了呢!

香港標準宋體寫法的「公共電話」

仔細環顧四周,唔,不只是燈箱,公共電話的標示也是香港標準宋體。

香港標準宋體寫法 VS. 台灣標準

香港標準宋體的「菸」

這個吸「菸」區就明顯了(雖然在香港平常是寫成「吸煙」)。

香港標準宋體寫法 VS. 台灣標準

很多都是香港標準宋體寫法

可怕的是,連印表機印出來的公告都是香港寫法,這⋯⋯不止燈箱,整套電腦設備都被服貿了嗎?

香港標準宋體寫法 VS. 台灣標準

瓶罐拋棄箱

行李檢查前的瓶罐拋棄箱,這個也是香港寫法,算是差異明顯的。

香港標準宋體寫法 VS. 台灣標準

老實說啦,香港寫法又何妨?相信台灣的讀者,事實上「棄」字上面照香港標準這樣寫成一點的人可能是比較多的。

但,這裡是機場,台灣的玄關,國家的入口。

如果採用的是儷黑、文鼎黑體⋯⋯等等,這些字型既不完全符合台灣標準,也不符合香港標準,反而是貼近民眾使用習慣的寫法,我覺得這倒無妨。老實說,無論台灣的國字標準字體跟香港標準,寫法標準都有點走火入魔,其實不好看,也不太符合平常的書寫習慣。

但,這裡偏偏採用了香港標準,這就是一件相當嚴肅的事情了。就好比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在公營的國家入口,大剌剌使用著香港的標準,這不是特區,什麼是特區!

偶爾出現一塊台灣寫法的新細明體,竟然讓人如此感動。

結果垃圾桶上是華康細明體⋯⋯
編按:這篇 But 強調的是台灣門面卻多數使用香港字形標準的突兀感。 完完全全使用香港標準,就像把特區政府旗插在桃園機場;這並不代表本文特別支持哪一方的習慣或標準。

延伸閱讀

[but]服貿最前線?-再訪桃園機場 有 “ 4 則迴響 ”

  1. 我也是香港人,使用香港寫法不會是被服貿的跡象
    使用簡體字才算是被服貿吧 XD

  2. 我是香港人,剛剛從桃園機場回港。我也有同感告示字體怪怪的
    其實我又也看不慣香港標準宋體的告示,電腦字一般還是台灣的
    香港標準宋體很多時只用作孩子作業
    btw 香港本身都是自由港,可以服貿甚麼呢? LOL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