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上篇所述,glyph font 與「漢字」屬於不同概念。漢字有獨特的美學,例如中宮緊收、重心偏高,筆畫造型具有所謂的書法氣韻;glyph font 吸取了 70 年代以來受 Helvetica 的中性、國際化風格所影響,以一般的幾何線條構成漢字、中宮放鬆、重心降低,讓整體造型更圖像化、抽象化。柯熾堅老師設計的信黑體在字體結構與筆劃造型上有許多向「漢字」借鏡之處。為了要簡明扼要地說明這樣的設計理念,柯老師挑了三個非常有趣的字說明之。這三個字非常的簡單、基本,但他們的造型在解釋漢字構成上卻很有代表性。這三個字就是「三」、「月」、「草」。
為什麼「三月草」有代表性?
以「三」為例:傳統楷書體在描寫的時候,不會把每個筆劃寫得一樣長。通常「三」的中橫最短,上橫其次,下橫最長;讓字體形成一種有腰身的感覺;而且在佈局上,三道筆劃之間的距離並不均等,通常會形成「上緊下鬆」的格局。如此一來,漢字的個性就被凸顯出來了,與純粹的三道橫線產生區別,例如信黑體本身的設計。近年來流行的漢字設計中宮較鬆,但基本上還是會將中間的橫劃收窄,以方便「三」與三道橫線產生區隔。
就「月」而言,漢字不全然是很常聽到的「方塊字」;印刷體漢字在設計的時候,的確要在一個方框中滿足佈局,但漢字仍然有不同的形狀,例如「月」,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字。人眼依照字的大致外形、輪廓來辨認。傳統漢字中宮緊收,讓邊緣輪廓甚為凸顯,有助於辨認字體。近年流行的圖像化漢字中宮放鬆,傾向以正方形設計每個單字的佈局,而信黑體採取的設計方式是回顧漢字的傳統,保留了「月」本來的外形。如此一來,就將「月」字與其它漢字區隔開來。
「草」字則能解釋楷書體漢字美學裡的中宮緊收、重心偏上的字體形態。在其他的 glyph font 中,「草」字中間的部件仍然要滿足正方形的佈局,重心也略微下降;信黑體 W6 「草」的中間部件則展現中宮的橫向緊縮,凸顯「草」字上中下三個部件形態的差異,字體的輪廓就這麼展現出來。
閱讀效果
近年來,UD 黑體(重功能性、適用於指標、螢幕等情境的黑體)的設計理論是中宮放鬆,並且將字體儘量的填滿字面框。但信黑體在這一個設計趨勢下採取了幾乎相反的設計策略:中宮緊收,讓偏向方正佈局的漢字印刷體適度保有單字的特殊造型,而不致打亂閱讀的順暢。而或許你可以透過下面這張圖加以比較兩種字體的閱讀效果。其中,信黑體因為結構與佈局的特殊設計,讓它的字體外緣比其他 glyph font 還要更突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