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若有明代書生誤闖現代,汲古書體將會是那人相思病發的原因,他是以私刻為業的毛駿。 一開始,食衣住行無一適應,隨手拿了傳單更百思不得其解,一張紙怎麼印上了活生生的人!無法解讀現代用語,連字體都與四書五經相差甚遠,它們看來細節一致,密麻如蟻,卻又十分清晰。他決定若有幸重返大明朝,肯定要做本四百年後見聞錄。
在明朝,做書可不容易。要請大批刻工,一字一字反過來刻在木頭上,一頁得刻七天,那麼,做七頁可如煉丹,要時七七四十九天!當時,書本顏色不很豐富,圖也不多,而且字大,鐫刻需臨摹書寫筆形,比起字型,還比較像書法。「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橫筆末端小三角」,所謂的「明體」便是從這個時代發跡。
但從 19 世紀後期開始,受到西方鉛活字技術的影響,中文字的手工感漸漸不再那麼明顯。而到了數位時代,複製的細節完全相同,現代字型沒有了手工的誤差,成為極度平穩的文字。
帶回造字者的指紋
應永會,中國浙江人,創作、接案之餘也做字。「汲古書體」是他自 2007 年開始設計的字型。
他不是拿刀去刻,也沒有木板。但應永會用 Glyphs 與 Illustrator 造字,卻完全仿效古人精神。讓字與字之間,除了骨幹統一外,每道筆畫亦留有不同細節,一如人皆有形軀,秉性卻殊異獨一。雖然這種製作方法費工耗時,卻能還原古代氣氛。
設計,汲取古人精華
以晚明南方藏書家毛晉的「汲古閣」為名,應永會汲取明代刻本精華,創造了「汲古書體」。並非照搬汲古閣中任一刻本文字,而是效法毛晉精神,泛覽群書、消化靈感,塑造了與現代明體不似,蘊含刀法、筆法的古典明體。
字有學問,異於時人
寫書法,求變化才靈活,所以同一個字別寫兩次,就用得上異體字,這是當代對異體字的初步認識,但在古代,與好友書信來往、上呈章表奏議,出現異體字可是稀鬆平常。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沒有國民義務教育的年代,沒有規範字怎樣寫才是對的。一個字可能依各地習慣不同、理據不同,寫法也不一樣。古籍刻板文字造型活潑的原因之一,正是這些異體字。
汲古書體也利用 OpenType 技術,在同一個字符裡收納了不一樣的寫法。對於講究靈活變化的設計而言,是相當實用的功能。
收入,平行時空下的歐文
當代中文排版,一定少不了阿拉伯數字、歐文與中文搭配。為了表現與汲古書體相近的古典質感,應永會橫切十七世紀的時空,將當時的歐文字母帶了進來。汲古書體的歐文,來自 1613 年的一本植物圖鑑 “」Hortus Eystettensis”,《艾希斯特的花園》。
1611 年,德國南部艾希斯特(Eichstätt)采邑大主教 Johann Konrad 在他巴伐利亞的宮殿裡,種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相當壯觀。他決心要記錄這個盛況,便找來本書作者Basilius Besler 進行整理工作。這本圖鑑在完成當時,是有史以來最精美的。一改過往植物圖鑑缺乏美感元素的事實,作者找來了精良的刻工、繪師製作栩栩如生的植物插畫,內文也以講究的字體排印。
約四百年前,無論中外,書籍都在出走宮闈,知識再無法壟斷,資訊正迅速蔓延。因為背後有成群刻書者,細細雕鏤文字,把它們造成一艘艘嬌小的大船,負重極大、橫渡時空,終於來到了人民手中,這些發願「造船」的人,專注當下、耐心無比,讓文字成為他們手中最自豪的核桃舟,精雕細琢之美就在其中,等著人們參透。原來當今的幸福,就從那時開始。
這套字體,喚醒每個人體內早已沉睡的老靈魂——你將聽見明代車馬喧、觸摸古籍文字質感,感知工藝如何誕生。一套交會古今的字體,讓當代可以是近代的未來想像、近代成為當代的美好復古。它是「汲古書體」,見證時代之美如何穿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