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問世後,很長一段時間,螢幕字型都是點陣字型。即便到螢幕相當進步的今天,點陣字也還是會在很多地方派上用場。來自香港的作者內木一郎要與大家講個古,說說關於點陣中文字型的事。原文編輯自作者網站專文〈電腦中文字型尋跡:點陣字〉。
個人電腦誕生於 1970 年代,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期開始普及。不過,電腦傳到東亞卻有巨大的語言障礙:漢字。要是電腦無法使用漢字,根本無法發揮功能。因此,在個人電腦上輸入、顯示、儲存、列印漢字,成爲當務之急。原為西方文字設計的電腦,已經有了能適應東亞文字的編碼方式。萬事皆備,只欠字型了。
最早期通行的電腦中文字型,跟英文字型一樣是點陣字(Bitmap font)。顧名思義,原理是以「點」陣列成文字形狀。點陣字的原理,就是在一個由若干行與列組成的正方或長方形裏,以「點」的方式來顯示出字的形狀,把字逐點逐點砌出來。
例如「16 點字型」,就是在一個 16×16 的方陣裏,以點砌出漢字形狀。理論上,要是盡用方陣來造字,完成後漢字的大小應是 16×16。可是這做法會令後方的漢字跟前方的黏在一起,兩字之間沒有縫隙,不易閱讀。因此一般的「16 點字型」,只會製作成 16×15 的大小,如例子中的「酬」字。
DOS 環境下的點陣字
這時期的個人電腦,流行的作業系統還是依賴文字指令的 DOS(磁碟作業系統,Disk Operating System)。多數情況下,使用者在 DOS 環境裏,再鍵入執行中文系統的指令,才可以進入中文系統環境。例如當時最具名氣的倚天中文系統,就要在 DOS 環境裏鍵入「ET3」,再按一下 Enter 鍵,才會啟動。更早期的個人電腦甚至要額外添加中文處理卡才能顯示中文。
除了倚天中文系統,同時代的中文系統還有國喬中文系統、宏碁中文的龍碟中文系統、延伸科技的震漢中文系統等,原理都是一樣。Roy Tam 在他的《某廢柴的廢棄日記》網誌中,記錄了這些 DOS 中文系統的面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建立在 DOS 環境裏的中文系統,跟 DOS 本身一樣使用點陣字,也很合理。不同大小的點陣字是甚麼模樣呢?以下就是一些例子:
在圖例中,我們不難看到,只要這個方形空間越大,所能夠造出來的形狀就會越精細。在較細小的空間裏,筆畫多的字往往要減省一些筆畫才可以保持清晰。但方形空間增大後,不但不必幹這樣的事,還可以把撇、捺等斜筆修飾得較細緻,減少放大字型後所看到的狗牙或鋸齒。
這些中文系統的設計師,也努力改善字型質素。除了系統預設的 16 點字型(點陣大小爲 16×16 或 16×15)外,還陸續加入 24 點(點陣大小爲 24×24)、32 點(點陣大小爲 32×32 或 32×31),甚至 64 點(點陣大小爲 64×64)、128 點(點陣大小爲 128×128)的字型。
字是精緻了,但也變肥了
問題是,點陣空間越大,檔案體積也越大。一般來說,當時一套24點字型約佔 1 MB,36 點字型約佔 1.7MB,48 點字型約佔 3.6 MB,64 點字型已經約佔 6.5 MB,128點字型甚至約佔 25.6 MB!那時候流行的硬碟才得那 20 MB 容量(而且是奢侈品),連一套 128 點字型都裝不下![註] 〈中文字型變變變〉,《電腦敎育》,第 73 期,頁48-51。
因此,即使大家都不滿足 16 點字型,但那時候常見的點陣字,也不過是 24 點字型。當年倚天中文系統的明、黑、圓、楷、隸、行六套 24 點字型就要用三片大磁碟[註] 當時的記憶體可比現在的矜貴得多。那時磁碟(Floppy Disk,又稱軟盤、軟碟)當道,而且流行的還是 5.25 吋的大磁碟,到後期才被 3.5 吋磁片取代。。至於 36 點、48 點字型,已屬奢侈品了。
下圖是以軟體模擬楷書、隸書、仿宋的 16 點、24 點、36 點字的結果,當中的點陣沒有經人手修飾改良。雖然能在點陣範圍裏做出不同字體風格,但 16 點字形明顯不夠明晰。即使點陣較大,筆畫較多的字仍不夠清楚,而且邊緣免不了有鋸齒,不夠美觀。
視網膜螢幕時代,點陣字仍有舞台
字型技術後來邁入新時代,它會直接描繪文字的外框,不必再用點來組成。但點陣字仍有用武之地。因爲要顯示細小字號時,若屏幕的解像不高,就無法細緻顯示到外框圍出來的字形,結果筆畫就會糊作一團。因此,後來的Windows(視窗)系統或手機作業系統,其預設字型中往往仍附有點陣字,用來顯示細小字號。
今天,隨着屏幕技術進步,顯示的解像越來越高,可以直接把複雜的外框精細地顯示出來,也就越來越不需要點陣字。但點陣字仍有其舞臺。好像目前巴士顯示目的地或簡短訊息的電牌,就需要它。在下認識一位字友鄭兄,他不滿巴士公司所顯示的點陣字過於馬虎,並不美觀,嘗試自製美觀的電牌點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