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點出乎意料,但從舊報紙廣告上,我們可以得知:今天我們熟悉的品牌,如箭牌口香糖、可爾必思、麒麟啤酒、吉列刮鬍刀、中將湯,早在日本時代就存於台灣民眾生活裡。而台北城內,偶爾去去咖啡廳,點個輕食巧克力、喝杯啤酒白蘭地,也並非 2010 年代文青專有的享受。日本時代的人們就已經這樣做了。
聽說那已經是一個很「摩登」的時代。傳統農村社會劇烈變化,漸漸浮出現代社會的樣貌。20 世紀世界文明的快步舞台上,也能看到台灣的身影。只恨無法穿越回去親自體會。還好,有許多舊報紙留下來,讓 21 世紀的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生活樣貌。
對陳冠穎而言,日本時代最大的幾家報紙,如《臺灣日日新報》、《台灣日報》中的廣告就是這樣有意思。不只在於磨損的文句與插圖而已,老舊報紙上的字體彷彿也能折射該時代的氛圍。特別是常見於刊頭的手繪圓體 將黑體筆形轉圓弧,較為圓潤的字體風格。詳見 jf 字體口袋書。,相當溫和柔軟,版面亦顯活潑。雖只是偶然發現,卻令他大感驚喜。
若從當時眼光看,這類字體剛脫離傳統民間書法的框架,帶著一絲入時的圖像化設計觀念,可以說是走在時代尖端呢!但過了近百年再回顧,卻又默默釀出一股復古摩登的風味。
當時僅能依靠手寫,其筆畫造形 文字筆畫的造形設計。詳見 jf 字體口袋書。與骨架 漢字圈字體設計的筆畫結構。詳見 jf 字體口袋書。結構都處處是師傅個人特色。這種具手寫特徵、復古味的圓體字,在精確至像素的現代並不常見。目前漢字圈盛行的圓體風格,都是 1970 年代以來從日本發源的現代風格。
因此陳冠穎便思考著:有沒有可能重現這種「摩登」的字體風格?帶著這個想法,他展開了創作的路途。字體以它所發源的刊物為名,也致敬那個摩登而自信的時代,故稱為「日日新」。
「日日新」參考台灣明治與昭和時期,報紙中廣告標題圓體字的基本骨架繪製。在筆畫之間交叉的部分,也仿製因印刷過程造成的暈墨視覺效果。起筆與收尾也做了仿手寫筆形的處理,帶有溫潤風味。最終目標是要成為一款具有復古風格和手寫感的圓體。
三個頭痛的問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若拿這句話當作設計字型的座右銘,真一點不為過。尤其對初學字型設計的人而言,有許多得不斷思考、改進的地方。面對堆積如山的老報紙,陳冠穎發想初期面臨三個比較頭痛的問題:
一、圓體出現頻率比想像中少,不容易搜集樣本:
當時報紙印刷字型就已經以明、黑體為大宗。即便是廣告標題,也比較常見各類美術字。為了歸納通則,他廣泛參酌了當時期其他報紙所出現同風格的圓體字。
二、字樣其實缺乏通則:
別誤會了,當時可沒有這種圓體字型,都是師傅手寫的。但總不可能是一個師傅完成所有廣告。風格近似的例字不容易搜集,即便後來風格問題解決了,寫法規則可能又不一樣。或者又因為應用標的不同,文字外形也跟著變:有的瘦長、有的短胖。缺乏通則,又要怎麼「重現」風格呢?
三、要看起來復古還是要讀得懂?
舊時報紙特徵之一就是豐富的異體字,有些充滿古拙趣味。若能原音重現這些異體字,想必更有摩登時代的迴響。然而,缺點就是現代的同學們很可能看不懂。要怎麼取捨呢?
陳冠穎面臨的問題,其實在「字型復刻」領域每天真實上演。以《字型散步》中提到的日本字型設計師今田欣一為例,他所創作的「金陵」、「龍爪」等仿古籍字型,已經與原典相當不同。設計師已配合當代印刷規格與市場需求重新設計,其中亦揉合一定程度的個人風格,有了自己的「簽名」在上面。
「日日新」也應屬於此類「基於古典稿件」的新創作。畢竟與雕版印刷書籍道理類似:上面的字都不算是字型。陳冠穎擁有的字樣還比古籍複刻更為繁雜,難以彙整。不如化整為零,分解出這種「摩登的復古氣息」從何而來,以此為切入點來做設計。
工具決定論
要找到設計切入點,首先得回答:「老舊報紙的圓體是怎樣畫出來的?」這個問題相當關鍵。在字型設計這個領域,我們都說工具決定外貌。
中式毛筆、平頭筆、馬克筆等工具,畫出來的線條長得都不同。若能知道當時師傅都用什麼工具來畫字,就更能推測筆畫的形狀。
起初,陳冠穎嘗試過很多工具來書寫這些字,例如:毛筆、鉛筆、鋼珠筆⋯⋯。最後覺得使用毛筆的書寫效果最像報紙中的圓體:筆觸是感覺柔軟的,不太精密計算過的樣貌。
雖然毛筆是正確方向,但種類琳瑯滿目,哪種才適合?參考了《街道文字》裡現身的日本手寫招牌職人上林修先生使用的工具,他發現:若是小字,師傅會把寫書法的毛筆筆尖切成平的(齊頭),大字則會使用刷子類。因此陳冠穎嘗試把普通毛筆的筆頭切成平的。但不知是筆太爛,還是什麼原因,發現書寫時難免有楷書一般的筆形(起頭跟收尾較粗),較難以維持像圓體筆畫粗細一致的效果。
他之後又試了尼龍材質的平頭筆——這次,筆畫粗細問題解決了,寫出來基本寬度一致,但又有新問題:修飾圓角動作相當不好做,或許是因為筆毛不夠肥厚,在旋轉的過程很容易塗出去。
最後他才找到另一種平頭筆,這次是筆毛比較肥厚的。筆頭也非完全齊頭,而是在靠近邊緣處稍微收進去,呈現弧狀。這款平頭筆才讓之前的問題迎刃而解:既能寫出平順、寬度一致的筆畫,也容易修飾筆形。
小字怎麼處理?
雖然找到了重建筆形的良好工具,但還是不曉得這麼小號的報紙標題字,是怎麼被「寫」上去的。於是他詢問上林先生,得知:現在的做法會是先寫好字再輸入到電腦做縮放。但在早期沒有電腦的時代是怎麼做到的呢?
查閱資料下,發現照相石版印刷術恰巧在這些報紙發行前一陣子問世,推測當時手寫廣告標題字的師傅是先在一般適合書寫尺寸的紙上打稿、寫字,接著用照相的技術縮小字樣進行排印,如此一來,多小的字都可以寫出來了。但也因此,因為印刷技術使然,印上報紙的字,筆劃交叉處會有柔和的墨暈。這也是後來「日日新」想要重建的視覺質感。
用同一隻筆寫
「現在有了電腦字型,幾乎沒人拿筆設計字體了。電腦字型世代的人大多一邊測量,一邊繪製字體。但越刻意書寫的文字,完成之後一整排看下來,黑與白比例掌握容易顯得零亂。畢竟,過去字體都由同一個人,以同一支筆書寫而成,為了追求完美也可能會重寫。因此排列在一起比較沒有違和感。」——手寫看板師傅上林修
然而,還有個問題是:陳冠穎採集到的字樣中,有部分字出現簡筆、變形、置換筆畫位置等情況,有些更是師傅的創作巧思。為什麼當時有這麼多有趣的異體字?是因為沒有官方規範統一嗎?還是因為書寫,所以比較隨意?
上林修提供一個有趣的思考觀點:寫招牌的師傅會盡量用同一隻筆寫字。乍聽下與主題無關,但其實這對字體創作影響是很大的。
好比說,招牌上有個字是「龘」。一般想像中,遇到這種筆畫很多的字,可能會換細的筆寫。但這麼一來,該字就顯得比其他字還細了。因此無論如何都要用同一隻筆寫,純粹靠書寫力道控制粗細。有時甚至省略筆劃以應對。這可能是異體字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有了「電腦字型」,幾乎沒人拿筆設計字體了。這些電腦字型世代的人大多一邊測量,一邊繪製字體。但越刻意書寫的文字,完成之後一整排看下來,黑與白比例掌握容易顯得零亂。畢竟,過去「字體」都由同一個人,以同一支筆書寫而成,為了追求完美也可能會重寫,因此排列在一起比較沒有違和感。
有了前輩的提示,設計上的原則更明確了,也就是圍繞著書寫工具、「轉印」、「同一隻筆」等原理,來想像「日日新」該有的樣貌。
從曖昧到清晰
不過,只是拼湊前人的技法是不夠的。「日日新」仍是新的字型創作,需要消化分解參考資料,以統一出自己的風格。制訂清晰的筆形規範,正是字型設計師的任務。
建立通則
剛開始,一定有實驗的陣痛期。想要把古早的感覺盡量照搬下來,而忽略現代的應用需要。第一版日日新的筆形規劃,有些地方相較模糊而曖昧了些。雖然取法古早味,將味道帶得有點模糊朦朧是不錯的考量,但是印刷字型應用上,視覺大小會被任意調整,有些看起來以為是「設計」的地方,縮小了之後變成只是一個髒髒的點。所以印刷字型的筆形規劃要盡可能的清晰、明確,即便是想要模仿古早的感覺也是一樣。
日日新的調整
a. 舊版本較鈍且角度不穩,修圓滑
b. 獅口勾向上勾起處延後,原先厚重處微調,增加視覺力道
c. 調整至較舒服的曲線弧度。勾筆筆形去除原本的尖銳感;撇筆捨棄冗贅特徵
d. 浮鵝勾筆形統一,加強勾起的硬挺,曲線清晰不曖昧,避免拖泥帶水
e. 點筆增加手寫弧度的韻律,取代原先的渾圓
f. 減少勾筆厚度,增加收筆弧度,帶出方向性並使得視覺上較為平穩舒適
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去蕪存菁的結果讓日日新的筆形規劃更明確,也更具整體感。舉例來說,「撇」原本的小出鋒設計拿掉,回歸圓弧,「點」也不再採渾圓,也統一以圓弧設計。勾筆類也設定得更加明確突出。不明確的橫筆小出鋒則勾勒得更大膽,讓橫筆作為主筆時彰顯手工感。
不過,一個字裡最多只有一個橫筆有此特徵,和隸書「雁尾」不雙飛是同樣道理。通常這個收筆特徵會出現在該字橫筆的「主筆」,也可以說是橫筆中最粗的一筆、最醒目的一筆,出現位置不定(如圖所示)。有時是最上面的橫筆筆畫,有時則位在最底端,也並非每個字都會出現,依情況而定。相對的,部首為辶、走,以及有浮鵝勾的字,就不會出現這個特徵。
雖然這是通則,但若加入該特徵後視覺表現上不適合,陳冠穎亦會考慮刪減之。
把通則模糊化
字型設計需要規範,但「日日新」所依據的老報紙刊頭圓體正是因為沒什麼規範,才有樸拙復古的感覺。要設計一套現代設計便於應用,但仍帶有舊時代風味的字體,需要在規範與未規範之間拿捏。
為了設計日日新,陳冠穎不只學習了手寫圓體的相關知識,更實際地練習書寫。這讓他觀察到「起頭」與「收尾」筆畫走勢並非普通的幾何圓角,也許是因為手腕提點的緣故,筆畫頭尾都有稍稍外張的感覺。細看下方圖示可以看到 A 和 B 的差異:調整之後,筆形變得更圓潤飽滿,也比幾何正圓有手工感。
又以筆畫轉角的處理方式為例:若接續處理的圓角單位都相同,字就僵化了,失去手寫的拙趣。所以陳冠穎的處理方式就變成手動、逐一調整每個轉角。大筆畫交接處鈍些,與小筆畫交接則銳些。這麼調整是希望做出筆畫間的通透感。希望這樣一來,能做到即使有暈墨,文字仍保有一定的清晰度。
很多事情自己嘗試才懂
因為參與「造字鼓勵元」計畫,陳冠穎有必須做完 300 字的壓力,但同時也得到與第一線字型設計師互動的機會,在一次次作品 review 中發現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盲點。
他形容,這就像上了一學期的進階版「造字課」。研究字體,雖然廣泛搜集理論,但很多構造、佈局沒有跳下去做,親身體會字型設計師的考量,很難了解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實際操作過後,開始漸漸有能力體會「好的字型」究竟可能意味什麼:時時注意框架的穩定與統一之外,在細節上精心慢燉,仔細調整,但終究不脫從運筆書寫出發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