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及早準備,結果就會很不同。例如⋯⋯整體國民的「美感」。如果你也為整體國民的美感擔憂的話,可以關注我們即將推行的計畫:小學生也能懂的字體課。
不是說每個人長大都要當設計師還是美編。當小朋友成為大人,在各行各業發揮影響力的時候,就形塑台灣下個世代的樣貌。街道景觀與其說是政府官員、規劃師的產物,更是國民美感的體現。
身為美感表現的一環,字體雖然不是這個社會中最重要的問題,但至少是無法忽視的問題。打個比方:南投歷史悠久的松柏嶺受天宮在 2000 年發生火災,2009 年重建完成美輪美奐的新建物。受天宮是台灣玄天上帝信仰的總廟,在重建時許多細節相當考究。例如門神彩繪,便是名家之作。
但是說到門楹樑柱上的題字,是海報體、綜藝體、細明體⋯⋯除了多種美術字體、電腦字型混搭,這些字體的風格並不適合傳統廟宇,也無法與精緻的傳統彩繪相配。
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溫宗翰指出,門柱的字體是以擲筊杯確認,即神明自己所選。只是當初擲筊杯時,廟方把電腦字體也列為神明的選項。建成數年來廟方相當希望可以改變,但礙於建築工法與防火考量,暫時無法進行。
這是頗可惜的事。(網路)鄉民多數認為相當無奈、可笑,廟方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來一往,大家吵了起來,也是傷害感情的事。這樣的事以後還會繼續發生,但我們可以超前部署來讓遺憾減少。
你可能會想回去上這個課!
經過調查,目前國小教科書裡關於「字體」相關的內容極少。南一的《國語》六下在〈生活中不同字體的功能與特色〉跨頁中提到明體、黑體、魏碑體、海報體。翰林的《藝術與人文》五下則是透過〈設計自己的 logo〉稍微談到了一點字體的變化。其他如翰林、康軒的國語課本有部分是「書法」內容,但也佔極少篇幅。換句話說,字體的教學內容有極大成長空間。
2020 年初,受美感細胞團隊邀請,我們擔任了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兒童美學文化體驗教育計畫」的顧問:搭配一系列的美感教育課程,首次將小學字體課的雛形引進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的五間學校,總共有 96 位小學生(包含三、四、五、六年級),在課堂上體驗了為期八週的字體課程。在上課之前,則共有 10 位第一線教師參與了課前的研習。
唱卡拉 OK 玩卡牌
我們的目標不是灌輸小朋友所謂正確的字體觀念,而是透過一系列活動,引導他們自己體會生活中各種字體的特色,例如:唱卡拉 OK。
字體卡拉 OK 構想出於《我們都被字型洗腦了》(Why Fonts Matter)。作者 Sarah Hyndman 在多次的講座中都使用這種方式讓現場大朋友破冰、拉近字體與一般人的距離。借用她的點子,我們推出了中文版的字體卡拉 OK,請同學暫時拋下偶包,由視覺的暗示,說出他們心中相應的聲音表情。
卡牌分組遊戲也派上用場。卡牌中有許多不同的字體,展現同一個詞彙,如「電影」、「老師」、「炒飯」等等。每組需要發想該字體對應特定事物時,點出怎樣的關鍵特色。例如有小朋友說:黑體的「老師」是公平公正的老師;毛楷則是壯、高、帥的體育老師⋯⋯。藉由遊戲化的教材,在課程的第一週就讓小朋友輕鬆地體驗不同字體給人的感覺。
做自己的傳單和招牌
雖然現在已經不叫美勞課,但做中學仍是藝術與人文領域的重要內容。老師請同學們想像自己開了一家店,要在期中親自設計傳單。但在這之前,老師們會先帶學生理解相當基礎的字體知識。例如黑體、明體、楷體、圓體風格、字體的骨架與肉、行距、字級等常識,做簡單的介紹。
後續甚至還有發想上的練習:帶同學觀察學校周邊社區的街頭字體風景(較山區的學校則帶往圖書館,看書背上的字體),引導他們紀錄自己的想法,並將自己看到的字體大致分類。最後才是整個課程的大挑戰:設計自己的招牌。
這不是純然自由的創作——不是像畫一幅「夏天」那樣自由揮灑。這個教材希望學生先思考自己要開什麼樣的店,這間店要取什麼名字、賣什麼東西、走什麼樣的風格,都要自己先有個底。同時,因為最後會配合國立臺南美學館的展出,也希望同學限定版面字數。甚至規定不可以超過三種顏色,以確立主題色系。最重要的是,上台發表時,我們也希望同學可以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思考過程。
這整個計畫的成果在今年 6 月底到 7 月底在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展出,許多小朋友第一次體驗到身為創作者的成就與樂趣。
老師同學,你們怎麼看?
「學生的能力與可塑性比想像中高,只要給他們一點機會,他們就會給你無限的可能。」——參與計劃的老師
感謝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的「兒童美學文化體驗教育計畫」以及美感細胞團隊的邀請與協力,我們才能將想了很久的國小字體教育課程介紹給第一線的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得到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分享給我們的同溫層:
六至八週的內容相當豐富,有部分老師甚至覺得太多。我們未來會提出更精簡的正式版課程素材與教案。也有提到因為現代閱讀環境使然,同學更熟悉圓體、黑體,但對受到書法影響的明體、楷體比較陌生,也更難用手繪的方式學習。若太早使用此教材,對於中低年級的學生更是較難理解。
另外受限於生活經驗,多數同學開的店是飲料店、冰店。或許之後的教材可以引導同學做跟校園生活較相關的題目,例如校慶運動會的加油牌、園遊會時班級攤位的招牌,甚至是教室佈置,也會很理想。(這麼一來還可以配合校內的時間規劃,不會排擠字體學習的時間)
不過整體來說,參與計畫的老師們大多認為字體課程的雛形對學生影響相當正面。有老師指出,原本以為讓高年級同學設計燈箱文字會是很大的挑戰,結果發現學生的能力與可塑性比想像中高,「只要給他們一點機會,他們就會給你無限的可能。」。
也有老師從同學不斷的失敗、擦拭、重新描繪的過程中,看見小朋友執著的耐力。參與此計畫的甚至不只藝術與人文科的老師,也有班導師將設計解說傳單的材料帶進國語課,發現學生能馬上觸類旁通,通暢地表達設計招牌的概念與想法。受訪的小朋友大多表示,塗塗改改是蠻累的,但是因為有受到明確的指引,也教他們發想的方式,反而在創作後期變得更得心應手。
歡迎更多老師加入!
帶著滿滿的收穫,justfont 的小學字體課程規劃小組整理現有的課程素材與教案,並參考老師、同學的回饋改良內容。最終於 2022 年 9 月正式釋出「大家的第一堂字體課」系列教材。
需要更進階的內容嗎?歡迎填寫這份調查表單,我們將會不定期寄出最新的成果給您。若您有研習需求,或也想引進此課程進入您的校園,歡迎聯絡我們:just@justfo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