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我在 facebook 成立了「字嗨」社團,本來初衷是要讓網友們互相詢問、回答街上所看到的文字,是哪一套字型,進而分享類似字型的差異,促進大家對字型的認識;或是分享自己看到街頭文字藝術、Typography 作品等等。
有時候很感慨,為什麼國內很多設計師對於 Helvetica 跟 Arial 的差異可以侃侃而談,卻完全分不出華康中黑體與文鼎中黑體的差異(即便差異是如此明顯)。其實光只是「黑體」,每家廠商的產品都有其特色,試著比較一下,多多觀察一下,說不定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故事。
線索一:不尋常的「通」字寫法
打個比方說,平常出門時,你有注意過台灣路標這個「通」字的寫法嗎?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大部分公路標識都是使用這個黑體字體(只能說是大多數,因為偶爾就是會出現不同的異數)。這套黑體的特色是它的風格傳統,筆畫有明顯的喇叭頭 指黑體筆畫起收端點漸寬的造形。詳見《jf 字體口袋書》。,與現代黑體有明顯的不同;另外中宮較緊 中宮指九宮格中間的格子。透過觀察各筆畫位置與中宮的距離,可以知道字體結構中的疏密關係。詳見《jf 字體口袋書》。,文字寫法也比較老式(例如兩點的辶字旁)。
回來說這個「通」字吧,注意看它的右上角,它是個「コ」而不是我們熟悉的「マ」! 也就是說它是個錯字嗎? 其實也不盡然。查了一下傳統的書法,其實也是有不少作品是寫成「コ」的。只是它不符合字典的規範而已。
線索二:照相排版與鉛字的歷史考證
在「黑與白的饗宴」系列講座中,我有介紹過「黑體」的出現其實是受到歐文無襯線體的影響,歷史其實才百年出頭而已。早年可以溯及日本報紙廣告的藝術字,漸漸才形成整套字體。這一點很重要,雖然現在我們平常都把明體、楷書、黑體、圓體視為超級基本字體,甚至對它們有寫法必須標準的期許,不像藝術字體可以搞怪;但,其實黑體在 100 年前就是個藝術字體,而今日常見的圓體風格甚至是 40 年前的藝術字體。
問題來了,這是哪一套黑體呢? 凡現象一定有其理由。坊間的字型廠商,例如華康、文鼎,都找不到相同的黑體字型。事實上,或許有人發現了,金梅粗黑體長得一模一樣。但基於這套字體在路標上使用的廣泛程度與金梅公司的年份各方面比較,我比較傾向認為金梅粗黑體也是從既有的黑體描繪而來的。
所以我的假設是:它可能是某種照相排版時代的黑體,甚至是某種鉛字的黑體。後來這套黑體被做成電腦割字用的字型檔,廣泛運用在路標的割字上吧。
那就隨著假設的路線開始設法求證。
首先是照相排版。我最初假設這很可能與日本寫研的石井粗黑體有關,這套字型於 1932 年前後開發,曾經大量引進台灣使用(寫研當年在台灣的分公司有出過繁體中文版),而且喇叭口的造形與中宮都很接近。下圖拿 1979 年台灣寫研的型錄與金梅粗黑體對照,可以發現幾乎一致。
我是推論金梅粗黑體就是從繁體中文版的石井粗黑體打樣數位化而來的。問題是,手上寫研的型錄沒有「通」字。雖然幾乎可以推測是,但可惜就是沒有直接證據。
據我所知,台灣現在似乎沒有任何一台寫研的照相排版機還有在運作了,要在台灣請人實際照排打樣也沒辦法。只好在 twitter 向日本友人求救。然而,最後得到的答案是,日本國內的石井粗黑體是「マ」的造型。當然,因為日本在戰後不久就制定了當用漢字字體表,寫研日本國內的版本一定會配合國內標準,所以日本國內販賣的版本有修正寫法也完全不奇怪。
然而台灣當年教育部標準字體表還沒制定,那麼寫研在台灣販賣的繁體字是以何者為依據,就是個謎了。或許是拿戰前的設計稿直接輸出給台灣市場,或者是參考了台灣國內在流通的黑體鉛字也不一定,只是我還不知道這個該怎麼去查證(連可以去哪裡找到寫研的繁體文字盤都不知道)。
換個方向,往鉛字方向去找找看吧。我向日星鑄字行詢問了日星店內的黑體造型如何,結果也確認日星的黑體一號到六號,全都是「マ」的造形。
當然,30 年前鉛字排版盛行時,日星以外的鑄字行有可能是其他的造形,但現在要考證也是很困難。
唔,毫無頭緒,確實很有趣。
線索三:特殊寫法!
就在這個陷入泥沼的時候,twitter 上日本網友傳來重要的線索:秀英舍(現在的大日本印刷)在西元 1929 年出版的 9pt 與 12pt 黑體鉛字樣本,就是「コ」字形的「通」! 不過一樣是秀英舍,三號的通卻又是「マ」的造型。鉛字的時代,同樣的字體(typeface),不同的號數長得可能會不一樣是種常識。所以當時,一種字體的特定尺寸,才算是一種字型(font)。
總算找到一點關係了! 以前日本的鉛字廠,多數會將所有文字印成樣本,對於日後的考證真是有相當大的幫助。這時我又注意到的是 9pt 的「遜」字,它右側的「系」,上面是一條橫線(而不是撇),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我的印象中,台灣路標的黑體也是長這樣,進入 Google Maps 求證,果然沒錯。
我對這套黑體注意很久了,馬上想起之前發現「會」字的寫法也很特殊,中間不是兩點,而全部是直線。
於是馬上請友人確認了秀英舍黑體「會」字的寫法,結果果然沒有錯,秀英舍 1929 年的 9pt 黑體,「會」字也是這個直線造形。
好痛快啊! 感謝眾人的協助,讓這次的字嗨任務這麼快達成。終於對這套黑體的身世,有進一步的了解了。
推測的結論是⋯⋯
這並不是說路標這套黑體就是秀英舍黑體。仔細觀察文字就會發現,無論是 9pt 還是 12pt,「コ」的大小、高度,跟路標上看到的比例都有點不同。我的猜測是,寫研在 1932 年作出第一版本的石井粗黑體時,可能相當程度參考了秀英舍 1929 年出版的黑體樣本裡面 9pt 與 12pt 的寫法。這過程中當然還有很多需要繼續查證的問題,不過光這樣試著去找一找,就忽然跨越 80 年的歷史找到一定的關連性,是不是很有趣呢。寫著寫著都字嗨了!
PS. 既然路標還在不停製作當中,表示還有很多地方持續在電腦割字這套黑體,不知道有沒有地方方便讓我參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