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精確的生命與活力
有生命的東西是不可能這麼完美而齊一的。它勢必會有個性。這是傳統字體與數位字體很根本上的差異,也是所謂生命力的來源。
其實我想,大家不是完全看不出來,畢竟這套字的「氣場」還是很不一樣。大家應該是覺得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但說不出所以然。這就要用圖片來解釋一下:數位明朝體的代表「小塚明朝」與「日星鑄字行初號宋體」有什麼差別?
我們可以發現,小塚明體非常的規範化,所有的筆畫細節都是統一的,這正是數位工具最大的優勢之一。但日星初號宋體存在很多不一樣的細節。有些是受到當時技術、製程限制,難以一致,而有些則不是這麼回事。
很有趣的是,執行復刻任務時,張老板是用向量繪圖軟體復刻的。也就是說,如果他願意,憑他的經驗,他可以把所有筆畫的細節調成一模一樣的。但顯然,張老板刻意的讓字的細節不一致。為什麼?
根據張老板的說法,活字的可貴在於「生命力」,而數位化的字體則是過於齊一,不像以前的字體富有變化、個性。但詳細來說,生命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張老板是這麼說的:他注意到日星既有的這些字體充滿韻律感。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寫書法,同樣是橫筆、同樣是點,但在不同的字上,細節會有所變化。原因正是因為中文字不是方塊字,而是一幅幅形狀各異的圖畫,需要用靈活多變的方式達到不同字的平衡感。整個字帖看上去充滿動感。這跟標楷體的僵硬就是不一樣。
但是宋體?宋體本來就是用刀子刻出來的,是硬的東西,要怎麼表現韻律感呢?其實傳統中文的印刷行業以書法為師,書法的筆畫造型深深影響宋體,但宋體卻因為是印刷用字,基於好刻、好讀的需要,不適合將書法造型所體現的韻律感照樣複製過來,但刻書工匠還是想盡辦法讓宋體盡量保有靈動的造型。
例如櫟字,我們可以發現「樂」左方的「ㄠ」沒有出頭,右方的「ㄠ」卻有。這用數位角度看,就是不精確,或者說是「古拙」。但張老板認為,這才能體現漢字的韻律感:「櫟」左方的「木」偏旁已經有了一個出頭,最右的「ㄠ」也有出頭,若中間的「ㄠ」也做一樣的細節,那就會變得單調了。
另外,這個做法也將楷書的氣韻融進宋體的骨架中,例如有腰身的豎筆,下盤穩,帶來穩重可靠的感覺。筆畫收尾也是具有書法水滴造型的溫潤,橫筆起頭有些也是楷書化的。根據張老板,這種設計其實會讓墨顯得更為銳利清晰,較圓型、平頭起筆是不同的感覺。(這真的是只有職人才會知道的秘傳技啊……)
相較於楷書,宋體是一個「程式」化的字體(程式在中文的本意就是標準、規範),但張老板希望的是,可以在一定的規範框架中,依每個字的差異,調整筆畫樣式,讓字體在「共性」裡求取「差異」。傳統的造字信念是:字如同人——雖然在同一個文化與環境中成長,但還是保有差異性,也就有了生命力。這也是張老闆一直堅持的。
—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
但因為每個字都必須特別處理,其目的不是創造新的數位字體,而是將字體原本的面貌完整保留下來,這是一項辛苦的志業。
小結: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所以當下次您造訪日星鑄字行,或是到松菸誠品三樓春水堂、秋山堂逛逛時,不妨仔細欣賞這些字體,因為在今天這些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文化資產。
最近的中文字體設計界開始檢討自從十九世紀西方理性、精確(一公釐的精確),是不是讓原本靈動的中文字「靜」了下來,尤其宋體字到了數位時代更為精確:影響目前數位宋體風格的本蘭細明朝體與它的私生子參考它制作的「新細明體」,看起來堪稱優雅,但卻更安靜、更沒有表情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活字學到一些事情,讓目前的數位中文字體「活」起來呢?
參考資料
- 宋朝體與明朝體的流變——漢字字體歷史——Type is Beautiful
- 《姓解》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群賢小集》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 《宋名家詞》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 《舊約聖經》圖片來源: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 特別感謝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先生接受訪問
閒適、秀美的多功能開源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