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譯設計師大曲都市先生的部落格,並經大曲先生同意翻譯為中文,是難得能看到的 Arial 第一手資料。大曲先生撰文時任職於 Monotype,原文請見 Toshi Omagari blog。
這次要介紹的是大家似乎都很熟悉卻又很陌生的字體:Arial。不只是對字體排印(typeography)特別有興趣的人、碰過排版的人,就算毫無接觸,只要打開過電腦的字型選單,應該都有看過這個字型吧。尤其它還是以 A 開頭,總是會出現在選單最前面。
Arial 常常跟 Helvetica 搞混,也常被當作是沒有 Helvetica 時的替代字體使用。事實上 Arial 確實就是故意做得跟 Helvetica 很相似,連每個字母的寬度都刻意做得一模一樣。在歐美的排版業界中,使用 Arial 的作品意即是「不使用 Helvetica 的作品」,會被認為是設計師對字體的使用沒有概念或是太容易妥協,基本上我大致也是同意。
因為 Helvetica 只有 Mac 上才有內建,Windows 用戶除非花錢買,不然是沒有 Helvetica 能用。所以使用 Arial 的設計師往往被看成是不願意把錢投入在字體上,專業素養不到家的人。除了在確保網頁相容性等絕對必需的情況外,幾乎可以說是不應該使用的字體。
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對 Arial 又有多少認識呢? 甚至你會唸這個名稱嗎? 它是誰、在什麼因緣下被設計出來的呢? 為什麼直到現在還廣泛使用呢? 一經深思才發現,原來我們對它是如此不了解。剛好我現在正好與 Arial 的主任設計師 Robin Nicholas 在同一個部門工作,趁這個機會,我正好來好好調查一下 Arial 的種種謎團。相信可以挖出相當多的資料,若拿來當茶餘飯後的話題,一定會嚇跑對方!
發音問題
首先要提的是大家最在意的發音問題。 Google 網路的結果,在日本 Arial 最常被念成「a-ri-al (A 賴啊)」,大約有45%,遙遙領先。很可惜的,這讀音百分百是錯的。那正確答案是什麼呢? 很意外的,其實是「沒有定案」! 念成「ei-real(欸哩喔)、ar-real(啊哩喔)」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之所以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原因是在它的拼法上。歐美字體的名稱幾乎都會申請登記商標,所以通常會選擇一般沒有在用的字,較能避免日後的麻煩事。與其查遍既有的舊商標,不如直接造新字最方便。所以 Monotype 就把 aerial 拿掉 e,造了 Arial 這個字,結果很早期就產生混亂了。 Arial 是個十人團隊所開發的字體,竟然團隊內就有「ei-real(欸哩喔)」、「ar-real(啊哩喔)」兩種唸法並存。我之前的上司,也是 Arial 設計主任的 Robin Nicholas 是念成「ei-real」,我就照他唸了。至少在英語圈裡應該是「ei(欸)」的音最通行,只是發音成「ar(啊)」聽起來也不奇怪,尤其是在字母「A」發音為「啊」的法文、德文圈裡,可能更常被唸成「ar-real」。
結論是:最前面的字母 A 讀音比較混亂,不過「-rial」 的部分幾乎都是念成 real。並且在英語圈內,「ei-real」是最普遍的念法。
為了雷射印表機設計的字體
那麼,就先來看 Arial 是怎麼誕生的吧。 1975 年時,IBM 生產了第一台商用雷射印表機「3800」,在最初機種裡內建的字體都是來自打字機的等寬字體 等寬字的誕生是受限於早期打字機的機械限制,每個字母甚至符號空白都必須設計成一樣的寬度。詳見 《jf 字體口袋書》。。順便一題,這台印表機大約有 5 台家庭用的冰箱那麼大,而印刷解析度只有 144dpi。直到新一款的「3800-3」要推出時,IBM 才接觸 Monotype 公司,希望能在新的機器裡內建 Times New Roman 與 Helvetica 兩套不等寬字體。由於 Monotype 公司本身沒有 Helvetica 的著作權,所以就向 IBM 提議可以做一套字體來替代 Helvetica,而 IBM 接受了這個提案,就此 Arial 專案起跑了。或許有人會覺得直接去買 Helvetica 不是比較輕鬆嗎? 實際上當時的情況是,即使把字體權利買了下來,還是要花費相當龐大的成本去製作 3800-3 所需樣的數位化點陣資料,作業量還是相同的。關於這點,在下篇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就這樣,1982 年誕生的新無襯線字體 Arial,在 IBM 的印表機上,以 Sonoran Sans Serif 的名稱問市了。這是因為位於亞利桑那州的 IBM Tuscon,拿公司前的索諾蘭沙漠來命名。Times New Roman 也被命名成 Sonoran Serif,其他內建的不等寬字型也全部都用 Sonoran 開頭命名(這個專案對 Monotype 來說賺頭很大,所以 IBM 想要改用它們自己的名稱,也是一口就答應了)。之後,Monotype 為了能對相同需求的客戶提供廉價的 Helvetica 代替字體方案,就把 Arial 的字母寬度更設定成與 Helvetica 一模一樣,讓 Arial 更有魅力(1989 年完成了 PostScript 版本的 Arial)。而其中最大最有名的客戶,就是微軟了。
很多人根據這一點,認為「微軟為了省下 Helvetica 那點授權費選擇了 Arial,表示微軟根本對字體排印沒什麼關心」,這也是不對的。事實上 Windows 在 Arial 的開發、授權費用上所花的經費,已經超過一些小國家的國家預算規模了(或許還是有比買 Helvetica 便宜一點啦)。而且 Arial 能有現在的普及率,也是因為微軟豐厚的支援。
1990 年,微軟在 Windows 3.0 內建了 Arial 的 TrueType 字型,隨著 OS 的普及,使用率也爆發性上升。1996 年更被指定為 Web 安全字型之一,現在 Arial 與 Verdana、Georgia 一樣,都是在 Web 環境中,無論 Windows 還是 Mac 都能正常顯示的字體之一。
在相似的星球誕生的字體?
前面講了很多次,Arial 與 Helvetica 很相似,事實上就是「為了相似」而誕生的字體。但仔細看細節的話,其實與 Helvetica 有明顯的差異,而且還隱含了與 Helvetica 不同的設計理念。
Robin Nicholas 在 2005 年接受 MacUser 雜誌的訪問時,對於「為了錢,身為藝術家的信念可以扭曲到什麼程度呢?」這單刀直入的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在巨大的組織裡工作,要貫徹自己的信念是很困難的。身為設計師的我,絕對無法讓步的底線,只有讓設計不踩到法律紅線,也就是不要去明顯抄襲別人的設計。」
因此,在 Arial 的設計上,雖然受到不能跟 Helvetica 差異太大的強烈限制,Monotype 所提出的答案是:拿自己公司在 1926 年製作的 Monotype Grotesque 做為基礎。事實上,Arial 其實是把 Monotype Grotesque 去變形成接近 Helvetica 的作品。Helvetica 所沒有的那些 e、s 的斜切口、切尖的 t、沒有做成箭頭狀的 G,其實都是來自 Monotype Grotesque 的設計。某大網路百科裡所說的與 Univers、Swiss721 的相似點,全部都猜錯了。順帶一提,Monotype Grotesque 在 2012 年有被重新設計,現在以 Classic Grotesque 的名稱有在販售。
Arial 與 Helvetica 還有一個差異,雖然差異不大,Arial 擁有比 Helvetica 更大的字腔 指字母內被筆畫包圍的空間,不必然為閉合空間。詳見《jf 字體口袋書》。與字間。若用在展示(display)用途,比起 Helvetica,Arial 排起來就是有種神秘的鬆垮感,理由之一就是 Arial 白空間取得比較鬆,讓它比較適合用在(低解析度的)內文排版上。請記得它是為了 240dpi 的雷射印表機設計的。它與 Helvetica 字母寬度相同,但字間取得比較大,當然每個字都稍微窄一點,或是線有稍微細一點。很~~仔細看的話,Arial 排版的灰度 閱讀字句或整篇文章時,視覺上感受到每個字的相對濃淡程度。詳見《jf 字體口袋書》。會稍微比較明亮一點。真的差異不是很大,但這也是與 Helvetica 設計意圖不同的地方。
Arial 的價值
講了這麼多,還是很難把它獨有的設計理念跟其「用來代替 Helvetica」的背景一併看待。由於它誕生背景的原罪,歐文字體排印界根深蒂固地有著 Arial 萬惡論,只要用了 Arial 就是被嘲笑的對象。但就其造形來說,說真的其實並不差。除了與 Helvetica 有相通的字寬以外,其實它是與 Helvetica 並不相同的另一個無襯線 Grotesque 字體,具有它獨特的造形。如果哪天 Arial 能夠拋開 Helvetica 的枷鎖被重新設計,相信能夠重新得到應有的評價。在那天來臨之前,Arial 也不是非用不可的字體就是了。
不過,這也不是說 Arial 是個沒用的字體。就如前面所說,也許只是紙上的推論,Arial 理論上會比 Helvetica 更適合內文的排版。當要排一篇文章時,如果在猶豫要使用 Helvetica 還是 Arial 兩者選一時,選擇 Arial 應該沒有問題,至少在理論上 Arial 是比較適合的。常常看到很多網頁在指定字型時,將 Helvetica 設為最優先,其次才是 Arial;但以內文來說,或許顛倒過來才是比較適合的,也許吧。(話說回來,也許根本用 Helvetica 還是 Arial 都不是最佳方案也說不定。)
在這裡稍微廣告一下,Helvetica 用在內文排版時,有更好的方案。首先要推薦的是稍微加寬字間,調整成適合內文使用的 Neue Helvetica。另一個是將 Helvetica 重新設計過,2011 年由 Font Bureau 公司推出的 Neue Haas Grotesque,這套字體有大字用與內文用兩種版本,內文用的版本擁有比 Arial 更鬆的字間設計。另外,Linotype 還推出了適合螢幕內文顯示版本的 Neue Helvetica eText,擁有市面上各種 Helvetica 中最寬鬆的字間設計。請參考看看選擇最符合您需求的方案。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Arial 真正來源的 Monotype Grotesque 也已經被重新設計,以 Classic Grotesque 的名稱販賣中。不只重新描繪了每個字,也發展出了各種字重,並開發了斜體,補齊了本來不完整的字型家族 風格相同的不同字重、樣式的字型集合稱為字型家族。詳見《jf 字體口袋書》。結構。
在我任職於 Monotype 之前,Arial 曾經是我很討厭的字體。但在原作者身邊工作,理解其製作背景後,現在我已經沒辦法輕易的說出「Arial 萬惡」這句話了。現在對於 Arial 的看法變複雜很多(這是好事),像是這篇文章也寫得好像是一下誇 Arial 一下損 Arial,正就是我自己對 Arial 複雜的感情搖擺不停的證據。雖然前面說了沒有使用它的必要,但要向它學習的地方倒是很多。接下來的下篇將以 IBM-3800 內建的字體樣本,更深入剖析 Arial 的製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