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8 月 10 日,網路社群出現了一款免費開源的手寫字體——辰宇落雁體。辰宇落雁體是當時開源字型市場少見充滿文藝氛圍、且支援字數多(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 4808 字)的手寫字型。至今,大家仍時常可以見到辰宇落雁體被用作廣告文宣、社群圖文字體。

願意將如此有特色的手寫字型開源釋出,供大眾自由免費使用,已經令人感激。但更讓人驚訝、甚至敬佩的是——這款字型出自高中生劉韋辰和王立宇的自主學習計畫。
justfont 作為辰宇落雁體開發過程中的諮詢對象,對於韋辰和立宇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謙虛有禮尋求協助的態度,一直有著深刻印象。不久前,辰宇落雁體釋出更新預告,我們與辰宇落雁體的粉絲同樣好奇更新計畫的細節,以及兩位高中同學升上大學後的近況。
因此,jf blog 榮幸邀請到韋辰和立宇接受訪問,向讀者們分享辰宇落雁體的製作過程與心得,以及眾所期待的 2.0 更新計畫。
- 「辰」、「宇」的故事:從興趣出發的高中自主學習計畫
- 從零開始的造字學習與挑戰
- 意外爆紅後,來自社群的回饋與無形壓力
- 蛻變之後:辰宇落雁體 2.0 版更新
- 韋辰和立宇給字型愛好者的話
「辰」、「宇」的故事:從興趣出發的高中自主學習計畫
辰宇落雁體的「辰」和「宇」兩字,是從兩位高中生作者「韋辰」、「立宇」的姓名中擷取而來。製作分工由韋辰負責書寫,立宇負責修整及檔案封裝。
負責書寫文字的韋辰,對於文字的興趣,始於 Instagram 上的手寫分享帳號。為了寫出好看的字,韋辰付出了不少力氣特別練字,抄寫文學作品佳句也成為他的興趣。而後,韋辰在嘗試圖文設計的過程中,也更加體會到字體的重要性。
至於立宇接觸字型議題的起點,則是高一時看到 justfont 的社群貼文,被金萱的造型深深吸引。從那之後便開始對字型的持續關心。直到現在,我們仍常常能在臉書字型討論社團「字嗨」中,看見立宇和大家分享字體新聞。
辰宇落雁體的故事,又是如何被這兩位戀字高中生開啟的呢?
故事的開端
「欸,你要不要做手寫字體?」
這一句話,是辰宇落雁體計畫的開端。不過,做字體的計畫,其實差點就胎死腹中。
故事最一開始,韋辰在社群上發佈了傳單設計作品,立宇看見了傳單中韋辰用 iPad 所寫的字,便問了韋辰要不要一起做手寫字體。
但韋辰當下就拒絕了。
日常寫字是一回事,但要在平板上寫至少四千多個字?再加上為了追求完美,每個字都要寫到好看才罷休,那又不曉得需要重寫幾次。任何一個人應該都可以想像到這樣的任務並不簡單。
自主學習計畫,促成造字夥伴
但故事當然還沒結束。
在 108 課綱架構下,每位學生皆需要執行「自主學習計畫」,利用每週 2 至 3 節課的時間,依照自己的進度規劃,學習自己決定的主題。
韋辰和立宇升上高二,也必須得要產出與執行自主學習計畫了。正當煩惱主題時,韋辰恰巧看到《字型散步》,想起立宇曾經提過的手寫字型計畫。
於是,兩人過去積累的日常興趣,藉著自主學習計畫,順理成章的串連成了「辰宇落雁體」。
從零開始的造字學習與挑戰
手寫字型的製作過程與印刷字型有所不同,步驟大致分為「手寫字稿」、「掃描」、「稿紙分割」、「向量化」、「編碼」、「後製修整」。看似相對簡單,但從稿紙格式到筆墨粗細顏色選擇,過程充滿鋩角(mê-kak),每個步驟環環相扣,若前期有所疏忽,會大大增加後期修整的困難度,甚至面臨重寫困境。

運用現成平台資源,但不如想像中順利
當確定要執行辰宇落雁體計畫時,立宇便著手搜尋相關資料,發現了「守寫字」平台。守寫字平台將造字流程簡化,使用者只需撰寫字稿,掃描後回傳平台,便可得到專屬於自己的手寫字體檔案。對於當時不熟悉字型後製技術的兩人來說,守寫字平台是最佳的入門管道,因此便開始撰寫字稿,打算上傳平台轉檔。
在字稿撰寫階段,韋辰試寫了兩種版本,一版是採用 0.5 mm 原子筆書寫的現今細體版本,另一版是採用 Pentel Touch 柔繪筆書寫的粗體版本。粗體因為採用軟筆書寫,整體給人溫潤感受,相對更明顯的筆畫粗細變化也較為自然且有韻味。所以,兩人決定先行開發粗體版本。

不料,上傳平台後自動轉檔的成果並不如兩人所預期。筆畫轉折不甚平順,甚至產生尖角,與預想的「溫潤」風格,可說是絲毫搭不上邊。為了繼續辰宇落雁體計畫,兩人選擇改為優先開發細體。

即使改為開發細體,寫字的流程也沒有變得比較簡單,反而同樣令韋辰吃足苦頭。這是因為,撰寫手寫字型的字稿,不如日常寫字般隨心自在,除了要寫在稿紙格中,也要盡可能保持大小與風格一致。韋辰也提到,在撰寫細體字稿時,他認為筆畫少、結構鬆散的字,例如:「大、力、中、才、交」,令他特別苦惱,重寫了許多遍,仍不一定能得到滿意的成果。
更多研究與尋求支援,改善製作流程
就算利用守寫字平台製作的字型檔效果,不符合兩人理想,但作為高中自主學習計劃,也已達成他人難以企及的成果了。
「現在放棄的話,就太可惜了」
立宇並不就此罷休,為了能讓辰宇落雁體有著更好的呈現效果,他再次開始進行研究,希望能自己進行掃描後續的修整封裝工作。不過,立宇也認知到自己對於手寫字型的製作流程及細節並不完全清楚,所以決定向 justfont 尋求製作的初步技術指導。

時至今日,我們也訪問當時負責辰宇落雁體諮詢的同事。問到為何當初想提供韋辰和立宇技術指導,字型設計師國榕說道:「首先是被有條理且禮貌的信件打動,我們也進一步對有心想製作手寫字的高中生產生興趣。當然,要再加上我們公司本來就很注重字體推廣教育。」
因為欣賞兩位同學的認真投入,被誠懇禮貌的態度打動,justfont 團隊向兩人大致說明了手寫字型製作流程和注意事項,也在後續提供部分技術協助。
對於字型製作方向更加清楚後,立宇仍持續邊上網自學找資源邊進行實驗,在國外的程式設計線上論壇 Stack Overflow 上發問,實驗多種掃描參數、修字的方法,也搭配網友 Max 整理的程式腳本(Script)處理字型檔案。
意外爆紅後,來自社群的回饋與無形壓力
然後,2022 年 8 月 10 日,辰宇落雁體趕在韋辰的生日當天誕生了。
辰宇落雁體有著難得的青春文藝風格,又是免費開源字型,加上由高中生自主製作。大家現在回頭看,對辰宇落雁體的爆紅可能並不意外。
但是,這樣的迴響,當時的兩位高中生其實始料未及。
得到很多,也承擔很多
對於距今三年前的爆紅,韋辰和立宇始終記得當時兩人的創作被眾人所使用後,內心的喜悅與成就感。
「我還記得發佈的那天,我在補習班上課。結果 IG 被通知還有大家的回饋洗版,完全沒在認真上課。」說到這句時,立宇臉上洋溢著笑容。
得到證明
在高中階段就得到意料之外的大眾認同、線上贊助不斷湧入。兩位也因為辰宇落雁體,認識了許多敬佩的設計師前輩。在知名節目或場合中,包括台劇《不良執念清除師》、《影后》,甚至在 2024 巴黎文化奧運時妮妃雅(Nymphia Wind)的表演節目,也都能看到辰宇落雁體被使用。
爆紅後的種種經歷,成為某種證明。
韋辰和立宇深刻體會到,自己確實做了一件勇敢、而且成果不錯的事情。
承擔責任與壓力
後來,所謂的「證明」,效用並沒有持續太久。爆紅後的負面影響逐一浮現,立宇也自嘲「有康熙字典體的既視感」。
「有次我到台北,在公車的車身廣告上看到我們的字體。但是,被放得超大!!!」
立宇對於辰宇落雁體「被放超大」很有意見,跟字體設計時考量的「視覺尺寸」有關。字體有許多種被應用的場合,有時需要放很大,應對海報、指標、大型廣告這類展示用途;但有時又小至書籍內文、甚至註解。兩種應用類型的需求不同,設計思路也大大不同。當錯用時便會產生不協調感,甚至影響閱讀。辰宇落雁體原先設計是為了因應小尺寸文字需求。被過度放大後,效果並不符合韋辰和立宇的預期。
生活中到處都看得見自己設計的字體,對於韋辰和立宇理應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不過,韋辰和立宇身為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有著嚴格的要求。兩人認為,若以高中生自製的開源字型來檢視辰宇落雁體,或許還說得過去;但以更嚴格的商業標準來看,辰宇落雁體並不能說是一款完美的字型。於是,他們將建立不久的贊助連結撤下,開始規劃下一次更新的改善計劃。
然而,辰宇落雁體的更新計畫,因為準備升學考試而必須暫停。隨著時間增長,韋辰不斷審視自己的字,對於自己的字只有愈加不滿。原先單純的高中自主學習計畫,似乎成為了不得不完善的責任。漸漸地,韋辰變得不想面對稿紙,無法真正投入做字的過程。
找新的創作平衡
對韋辰和立宇來說,辰宇落雁體既是壓力來源,又是自己曾經的勇氣證明。這份壓力和證明帶來的複雜情感,一直跟著韋辰和立宇走到了現在。
立宇:「我一直保留著當時大家回饋的截圖,直到現在,遇到沒信心的時候還是會拿出來看一下。」
韋辰:「偶而回望過去,會發現『原來劉韋辰也曾經擁有這麼大的勇氣,原來不是每件事都必須非常擅長才能去做』。」
對於自己的創作缺少信心、失去創作初衷,時常在自信與自卑天秤的兩端移動,應該是所有創作者初期的共同課題。而這個成長課題,只有創作者自己能解。
面對無形壓力與自我懷疑,韋辰和立宇仍在嘗試著面對。
蛻變之後:辰宇落雁體 2.0 版更新
如今,兩位高中生成為大二學生,韋辰就讀影像傳播學系、立宇就讀資訊管理學系。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即使韋辰和立宇對於做字、生涯發展仍有許多待思考的課題,但兩位同學仍不忘粉絲們的期待,在大學生活中的空檔中,立宇將韋辰先前已寫好的字稿,製作成辰宇落雁體 Thin 的 2.0 更新版本。同時,韋辰和立宇兩人也為此次更新,特別回到高中取景,製作了宣傳短片。
辰宇落雁體 2.0 特色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兩倍的字數:支援 jf 7000 當務字集
原先,辰宇落雁體僅有支援教育部 4080 個常用字。隨著 jf 7000 當務字集 字集規範了一套字型要做多少字、有哪些字。詳見〈下載字型前先看|為什麼會缺字?〉。的推出,韋辰和立宇決定增補 jf 7000 基本包、台灣命名常用包、本土語言常用包、粵語常用包、日文常用包(僅日文漢字)所包含的字,支援字符數大幅提升至一萬字。
不過,考量到彼此對於日文假名並不熟悉,辰宇落雁體暫時沒有在本次更新中列入日文假名。
本土語言與羅馬拼音
辰宇落雁體本次更新也未遺漏本土語言,列入 jf 7000 本土語言常用包內含的「台語漢字」、「客語漢字」、「原住民族語羅馬字」、「台語羅馬字」、「客語羅馬字」。
錯字、字距、灰度調整
除了新增字符外,立宇也根據 1.0 版本收到的回饋進行文字修整。預設字距也變得較為寬鬆,利於長文閱讀。
韋辰和立宇給字型創作愛好者的話
「辰宇落雁體」計畫,一直是中文字型界很具代表性的開源字型案例。justfont 同事與大眾互動閒聊時,也時常從大家口中聽到對於辰宇落雁體的稱讚。所以,藉著這次專訪,我們也邀請兩位同學談談對於粉絲支持的想法,以及身為手寫字型前輩的建議。
給辰宇落雁體的粉絲
當韋辰和立宇被問到「希望粉絲如何支持你們」,兩人仍然保持初衷和過往的謙虛,感謝起大家對辰宇落雁體的喜愛,以及對辰宇落雁體瑕疵的包容。
支持辰宇落雁體
至於支持辰宇落雁體的方式,立宇提起了辰宇落雁體的 IG 帳號:「其實過去三年,我們的帳號幾乎沒發過什麼文,但每天都還是有新的粉絲追蹤、分享貼文。」能被看見,對於兩人來說就已經相當滿足。
若大家希望給予兩人支持,不妨現在就去追蹤和分享辰宇落雁體的社群帳號(@chenyu.otf)。
好奇兩人最近的動向
justfont 與辰宇落雁體的粉絲一樣好奇,韋辰和立宇在升上大學後,無論是生涯或是字型本身,是否有新的計畫可以和大家分享?
韋辰目前就讀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因為課業關係,目前主要重心在拍片。不過,韋辰一直持續日常攝影的興趣,偶爾也會做一點圖文設計。
立宇則就讀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日常興趣之一是令人有些意外的劇場演出。當然,興趣還包括我們毫不意外的字體設計。立宇也跟我們熱情分享,最近開始透過臨摹印刷字型,自己嘗試學習標準字設計。造字時的專注時光有別於其他日常事務,進入心流的體驗令他深深愛上造字。
如果你也想做手寫字
在技術方面,立宇提到現在相比三年前,多了 AI 工具。就算沒有程式背景,善用這類工具,也能一步一步照著做。
至於撰寫字稿方面,立宇提醒手寫字創作者:「手寫字型和日常寫字還是很不一樣」。手寫字型需要考慮到一致性,若寫字稿隔得太久,字的風格或許又會有所改變。在造形表現上,手寫字型礙於格式限制,「行氣」表現並不如日常自由手寫;若刻意採用花俏寫法,也可能造成閱讀不易,影響泛用性,因此,立宇建議造形要有所收斂。
而創作心態方面,韋辰分享了他的經驗與看法:「想做就去做吧,不要猶豫。覺得疲憊或是進入瓶頸期都是正常的,可當能夠成功完整打出一句話時,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無法想像之大。也希望無論是否有將字體完成,都還是能一直喜歡寫字、喜歡字。」